抓实校本教研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教育论文
抓实校本教研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曾国福
(宁夏中卫市第四中学,宁夏中卫755000)
摘要: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校本教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而有待于创新的工作任务。一是强化培训,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强化交流与反思,合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三是加强交流与协作,落实集体备课制;四是专业引领,搭建教师学习对话平台;五是积极探索,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六是整合资源,实现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关键词
:校本教研;课程改革;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21-03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校本教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而有待于创新的工作任务。
一、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校本教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校本教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服务。二是“校本教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研究培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三是“校本教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
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校本教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反对形式主义。
二、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做法
(一)强化培训,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支持
1.培训工作日常化。将校本培训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2.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课程知识培训、课程标准的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如小专题研究、课程改革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案例研究与写作、教育展望等专题,力求教师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3.培训形式多样化。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突出体现“新、活、实”三个字。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活: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二)强化交流与反思,合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教研行为自主化。制度上保证:各学科教研组每周应安排一次教研活动,并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组织上到位,明确教研组长职责,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行为上跟进,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教师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
2.教研主题专题化。每次活动时,事先定好计划、确立主题,做到“三个结
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二是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
3.教研内容系列化。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对青年教师要求上好“三课”,即老教师、优秀教师给青年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课题研究上好研讨课。
4.教研形式多样化。从教研性质上分有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师徒上对比课)、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多渠道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等。具体组织形式有课堂观摩、说课评课(实话实说)、主题探讨、课题研究、观点展示、读书交流等。 5.教研科研一体化。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为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而服务。 (三)加强协作交流,落实集体备课制
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推广和强化集体备课制,做到“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教案一般同年级分单元备写,提倡备多板块、移动式、个性化的教案。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四)专业引领,搭建教师学习对话平台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1.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一是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
方式,要求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必须拜一名教学成绩优异的老教师为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二是成立校学科指导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学科指导组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下设各学科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积极推行“推门听课制”,要求学科指导组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每学期不少于25节,并定期汇报交流教学情况
2.校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平台,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三是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指导。
(五)积极探索,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课程改革的主要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校本研究的主要途径。笔者认为,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严格拒绝老套路,变以“检查为主”为“研究为主”、“教师为主”、“反思为主”。具体做法如下。1.专题研讨。以“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为主题,由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承担主要任务,开展以“合作学习类型”、“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等专题研讨。2.开展“三课”活动。(1)在安排形式上有改观,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带头。(2)所讲内容和科目学校不做统一要求,由教师个人选择。(3)说课时,打破常规。一定要运用新课改观念,讲清自己的设计思路,理念依据。(4)把过去自评内容变成“教学反思”或“教学后记”。 3.逐步推选教学新常规。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既是课程的实践者,更是课程实践的反思者、开发者。提倡教师自觉做好教学教研反思工作,如“撰写教学札记”、“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学习心得”、“教学随笔”、
“学案与论文”等。
(六)整合资源,实现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1.整合资源。教研、科研、培训三者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整合。要把教研、科研、培训统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2.突出“校本”二字。即校本教研要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 (七)激励保障,发挥学校服务导向功能
1.组织到位。形成学校校长亲自抓、副校长负责抓、教导处具体抓、教研组协同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2.制度到位。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青年教师星级评定制、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等,从而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
3.人员到位。一是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包干制。即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包一个教研组,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二是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4.激励到位。学校应制定相关奖励制度,奖励在教学、教研方面有贡献的教师。鼓励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通过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使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实践中学会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学会成长。
三、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缺乏校本教研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主题,缺乏专业引领,缺乏可持续性的引导与规划,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等;二是听评课教师对所听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