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提升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 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宁波港今年来发展迅猛,宁波港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想要达到集装箱运输的优化和升级以达到世界大港的水平就还需要分析优劣,进行提升。
本文通过对宁波港进行横向、纵向、定性、定量的比较得出宁波港的基本情况,优劣势,竞争力,并据此特出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1.1对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
任民强(2005)认为要提高港口竞争力,必须进行联盟合作发展,并提出四种模式:一是港港联盟,形成整体优势;二是港航联盟,实现共赢发展;三是港企联盟,结成紧密稳定的合作伙伴;四是港口将逐步分化为中心港和卫星港。
李世泰(2006)通过调查归纳出咯影响港口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把要素进一步细分为三级指标,分别为:一级指标:生产要素、港口经营管理能力、需求条件和相关支持产业;二级指标:港口自然条件、硬件设施来、吞吐量、服务质量、现代化管理水平、集疏运能力、腹地经济条件、港口物流业、服务业和临港旅游业;三级指标为:地理位置、进出港航道水深、气候条件、可建港的深水岸线长度、集装箱班轮密度及航线覆盖面、装卸设备能力、容纳船舶能力、仓储设备能力、吞吐量、近五年吞吐量年平均增长率、中转货物所占比重、港口作业效率、船舶平均在港停时、综合商务费用、业务人员能力、电脑化程度、管理创新及模仿能力、铁路线长度、水路集疏运码头能力、进出
港口的道路通行能力、港口辐射地区的GDP、口岸外贸进出口额、港口物流园的交易额、与港口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滨海旅游景点接等能力和收入。并用直接评分法计算出指标的权重,提出了计算港口核心竞争力的步骤。
王常达(2006)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多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上海、大连、深圳、天津、青岛、宁波、广州、秦皇岛等港口提炼出竞争力综合指标进行比较,并从这个角度出发,用数据说明上海港的竞争力,从而指出为什么要把上海而不是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吕永波、杨蔚然、王瑞花、姚宗波(2002)通过对影响集装箱运输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评价集装箱港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包含专家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所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和分析,并通过集装箱运输港未来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对集装箱港未来竞争力变化进行了趋势性评价,而宁波以其优越的区域位置和港口条件被专家普遍看好,认为在合理的港口布局规划和两岸直航条件下,会有较大的发展。
张联军、宗蓓华(2003)亦是对港口竞争力指标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指出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确定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并利用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港口指标评分和港口竞争力这评分,最后得出各港口的排序。
1.2对于集装箱港口的研究
方敏(2005)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中国集装箱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从博弈分析角度来考虑集装箱港口竞争过程中的合作问题。他以上海港和宁波港为例,通过集装箱港口合作的一次博弈分析,集装箱港口合作的重复博弈分析,运用供应链管理中集装箱港口合作的一般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最后认为集装箱港口间的合作,不仅符合港口行业的特性,是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为国际经验所证明。
1.3对于宁波港集装箱运输优势的研究
杨云芳、陶桂兰(2006)通过研究认为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优势主要有:腹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体系优势和集疏运优势。并分析了上海洋山港建设对宁波港的影响,提出宁波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的战略措施,并认为实现宁波、舟山两港一体化,有利于两港资源互补,提高宁波港的竞争力。
龚耀军(2005)提出发展集装箱运输,提升宁波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1
认为宁波港应该把重点发展战略、品牌战略、抢先发展战略、联合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等作为其战略选择,并提出提升宁波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加快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拓展核心竞争力;加快航线开辟,培育核心市场;加快港口改革步伐,营造核心机制;加快技术创新,形成核心技术;加快港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培养港口核心人才以及加强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提炼企业精神。
2 国外研究现状:
Jonathan Boonzaier(2000)对港口与船公司之间的合作方式,如港口与船公司之间的联盟、合并,港口引入航运公司参与码头业务管理,港口介入船公司的内陆运输业务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指出港口应该对其自身重新定义,从而保证在快速整合的市场环境中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
Hans Ludwig Beth(2004)等人研究了欧洲商业性港口的竞争政策问题。他们认为港口业中,一些决定性的商业因素决定港口的战略定位和港口的竞争能力。同时,技术革新也是港口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Neil Dekker(2001)基于较为详细和客观的角度,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科学统计分析手段评价了某港口的竞争力,并尝试划定一些核心指标的权重,来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它将包括一个开放 20–22平方公里,堆场将达到14.5–15米,而通道将达到15.5 米。有 60%共享新的港口发展广泛视为急需,端口操作仍那里严重的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将在哪些存储提供设施,与容器行被迫将从岛屿的框移动到存储大陆的前景。
3.参考文献
[1] 黄竞.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及展望[J].世界海运,2007. [2] 王海平.港口发展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李世泰.港口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分析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06(7). [4] 张联军,宗蓓华.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海运,2003(8). [5] 任民强.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及青岛港面临的形式分析[J].港航论坛,2005(1). [6] 张天怀.中国外贸港口与航线[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7] 杨云芳.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和对策分析[J].中国港口.2006(1). [8] 王常达.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竞争力的因子分析[J].全国商情.2006(10).
[9] 腾迅财经.宁波港:具地理优势综[EB/OL].http://finance.qq.com/a/20100906/004574.htm [10] 徐道群.论宁波港外延扩大集装箱再生产与内涵挖掘能力[J].集装箱化.2004(2). [11] 陈海玲.集装箱航运业关键竞争态势和对策分析[J].中国港口.2006(1). [12] 张哲.杭州湾、宁波跨海大桥与宁波港发展[J].集装箱化.2003(1).
2
[13] 郭欲.宁波电子口岸建设之路初探[J].水路运输文摘.2005(1). [14] 龚耀军.提升宁波港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研究[J].中国港口,2005(3).
[15] 吕永波,杨蔚然,王瑞花,姚宗波.我国主要集装箱运输港口的竞争力评价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6(6).
[16] 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7] Jonathan Boonzaier,Singapore.The Battle for Boxes.Tradewinds,29November ,2002,102. [18] Hans Ludwig Beth.The Importance of Value Added Services in Port Marketing. Ports And Harbors.January-February ,2000.
[19] Neil Dekker. South Korean Box Bonanza. Cont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 August,2003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港口集装箱评价概述 1.1港口评价一般理论
1.2港口集装箱运输影响因素分析 2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力纵向分析 2.1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情况 2.2宁波港集装箱运输SWOT分析 2.2.1宁波港集装箱运输优势分析 2.2.2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劣势分析 2.2.3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机遇分析 2.2.4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挑战分析 3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横向分析
3.1宁波、釜山、深圳、高雄集装箱运输竞争力评估 3.1.1四港评估指标 3.1.2四港基础数据
3.2四港竞争力横向比较分析
3.2.1 四港三级指标评价 3.2.2 四港二级指标评价 3.2.3 四港一级指标评价
3.3四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综合评价 4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提升策略 4.1宁波港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4.2竞争力提升方法 4.2.1改进经营及服务体制 4.2.2管理形势多元化
3
4.2.3加强腹地经济建设 4.2.4完善港口码头基础设施 4.2.5积极开展与临港合作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本次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和其他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进行对比,来找出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不足。在研究过程中要用到的理论知识的借鉴主要是通过书籍、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查找相关的文献;
进度计划:
第六学期第19-20周:联系指导老师,查找资料,初定选题。
第七学期第1-4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概括,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撰写论文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第七学期第5-6周:撰写文献综述初稿。
第七学期第7-8周:修改文献综述,完成外文翻译。 第七学期第9周:修改外文翻译。
第七学期第10-12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初稿写作。 第七学期第13周:对论文进行修改。
第七学期第14周:对论文进行进一步修改,撰写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第七学期第15周:修改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并译成英文。 第七学期第16周:修改论文格式,上交毕业论文定稿。 第七学期第19周:学生毕业答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