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阐述】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 (前 770—前 221 年 )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

4.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始于南宋,现在专指宋以来形成的社会学术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理学专指程(二程)朱(朱熹)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理学是指宋代以来以“理”、“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学文化的新发展。儒学在魏晋时期玄学化,在唐代又遭受了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大量少数民族的汉化,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已经被颠覆,因此,提出了重振儒学、修身治国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敦颐、朱熹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中的某些教化的学说,以“理”为核心重新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构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继续发扬了这种社会道德体系,强调“心”的完善,将理学发展至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后代的统治者将理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理学作为当时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体系,有其积极的意义。理学有利于塑造注重主观意志、注重自我的社会责任,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

5.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最早出现在何晏对《论语》做的集解中,后经董仲舒的发展,到宋代经朱熹改造后成为伦理道德的最高规范。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夫为妻纲。五常是基于三纲基础上的具体要求,即仁、义、礼、智、信。在《三字经》中就有“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的内容,虽然其中不乏有男尊女卑、君贵民贱的消极等级观念,但“三纲”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上确实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也曾起到规范君、父、夫的行为的积极作用,“五常”对社会的道德体系也曾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至今依然有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古代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系并不能一概排斥,压抑和限制女性的“三从四德”与“三纲五常”并不相同,需要仔细甄别。

6.明末清初的反传统思想

明末清初,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以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专制皇权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明末清初的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但更多的是反清复明的传统民族主义的产物,是对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一种思想反抗。其思想内容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民族歧视政策,而是有了反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启蒙色彩。这些思想还是停留在上层知识分子之中,并没有在民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在清王朝的文化高压政策下,这种反传统的思想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形成持久的思想传承,因此,并没有对社会政治产生直接影响。此时期的思想并不是要颠覆儒家思想,而是在继承了儒家思想的某些精神内核后对儒家思想的改革和发展,是儒家思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完善的阶段,但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这种完善并没有完成改革儒家思想的历史使命。

【史料解读】

史料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解读:

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这两句话反映了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的思想。前者反映了“仁”积极进取的一面,后者则反映了“仁”自律敬畏的一面。两者和谐统一,充分表达了仁者“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为人处世精神。

史料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解读: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地走出来的。

这句话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都是由细小走向强大,体现了量变的积累最终引起质变。这句话给人以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哲学思考,这恰恰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特点。老子的哲学思想涉及了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但是他的辩证法思想影响更为深远。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史料3: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君书·更法》

解读:

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圣人是不会效法以前的旧制的;如果能够有利于人民,是不会墨守成规的。

这句话集中表现了法家的“变革”思想。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法家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主张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原有的体制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当时除了法家,还有其他的学派也提出了“顺乎天,应乎人”(《周易》)的变革的主张。这种变革的思想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依据。

史料4:建国宜师古,兴邦属上庠。从来以儒戏,安得振朝纲……屋壁馀无几,焚坑逮可伤。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

解读:

这两首唐诗都在批判秦王朝的“焚书坑儒”。两首诗都指出,秦王朝“焚书坑儒”的文化高压政策虽然短时期内起到了思想统一的效果,但是并没有维护秦王朝的长治久安。后世的许多人在分析秦王朝“短命”的原因时,会认为“焚书坑儒”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从而为儒家的思想独尊局面做出合理性分析。不可否认,“焚书坑儒”是给文化的多元发展以沉重打击,是中国文化的浩劫,但秦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此,苛刻的刑罚和沉重的赋役才是导致人民起义的根源。正如后人分析隋王朝的速亡将其归咎于大运河的开凿一样,都没有看到“民不聊生”才是导致人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政策都有利弊的两面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其中的“度”,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史料5: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解读:

唐太宗李世民的话点出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重要作用。科举制在隋代开创,到唐代形成,它将“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出仕为官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学而优则仕”是中国读书人的梦想。科举制度形成后,殿试登科成为中国读书人的最高追求,而殿试登科者被称为“天子门生”。这样的一套选官制度形成后,可以说将天下的读书人都完全地掌握在了皇帝手中,所以唐太宗会“喜”。科举制度提高了中国官员的文化素养,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曾经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使科举制逐渐地丧失了活力,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科举制度对于现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有重大影响。 3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概念阐述】1.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中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e3ih7bodm83uyx9681999g5n13tgu00uo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