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九年级学期2024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C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九年级学期2024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石油分馏

C.煤制煤气

D.干冰制冷

2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同―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

3 . 如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汞原子、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

C.生成的和个数比为1:2

D.在该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汞原子和氧原子

4 . 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

5 .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化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第 1 页 共 8 页

)) A.树根“变”根雕 C.轮胎爆炸

6 .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C.化学与生活 食盐、碱面——用醋酸溶液来鉴别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A.A

B.B

B.葡萄“变”美酒 D.石蜡熔化

B.化学与食品 甲 醛——浸泡肉类食品,以防变质工业盐——用来腌制肉类、酸菜等食物 D. 化学与能源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C.C D.D

7 . 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碳和硫元素种类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8 .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是( )

A.

B.

C. D.

9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8 页

A.加热反应物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C.托盘天平称量NaCl D.稀释浓硫酸

10 . 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 D.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 11 .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小苏打焙制面包、糕点 B.家用天然气泄露,应开灯查找泄露源

C.电动车上的蓄电池在使用时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12 .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可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Fe

B.H2

C.H2O2

D.O

二、填空题

13 . 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4 .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由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发生装置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8 页

(4)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填序号),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若选用A、C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 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 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③ 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正放于桌面 ④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四、简答题

15 . 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是CuSO4,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科学探究题

16 . 有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在实验 2 中,加热硬质玻璃管时,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同学取一些实验 1 反应后的溶液和一些实验 2 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将它们一同倒入容器M 中,发现有明显变化现象产生,且最终还有固体存在。他对 M 中反应后的物质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FeCl3溶液呈黄色);Fe2O3与 Cu(NO3)2不反应。 (实验分析)M 中一定发生了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第 4 页 共 8 页

(提出猜想)反应后,M 中剩余的固体是什么?

猜想Ⅰ:Cu 和 Fe 猜想Ⅱ:Cu 和 Fe2O3 猜想Ⅲ:______。 (进行实验)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把 M 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固体和溶液,将固体烘干,用______ 磁铁吸引固体。 固体中不含铁。 二、再取少量步骤一的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固体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问题探讨)

(2)从 M 中滤出的固体不含单质铁的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容器 M 滤出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铜,可用 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进行检验,通过__________的现象来进行判断。

六、计算题

17 . 某实验小组购得用于食用菌种植的轻质碳酸钙,标签如图1.为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量样品放入一烧杯中;

②再往上述烧杯中加入50g的盐酸充分反应;

③绘制放出气体与烧杯中物质质量的关系图(图2),(温馨提示:图中58g为反应开始时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第 5 页 共 8 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期2024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C卷

人教版九年级学期2024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C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石油分馏C.煤制煤气D.干冰制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dvpy6yjg779c964hjsm5kaxd91bwp00kr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