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第十课 诗情画意
内乡县城镇一小 王艳丽
一. 教材简介:
《诗情画意》选自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课。 学习要求:选择喜欢的古诗为其配画.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给古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谈话,欣赏体会,探讨交流,设计猜古诗---背古诗—画古诗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给古诗配画的要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欣赏和创作古诗配画,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
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提高艺术修养.
三. 教学重点:
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使古诗更有生命力。
四. 教学难点: 领会古诗,把握关键字句,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
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彩笔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课前放录制的古诗朗诵,创设情景.(看图猜诗)
1.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背很多首古诗吧?我们来欣赏几幅根据古诗画的插图,我们看一看,猜一猜画的是哪首古诗?(放课件:<<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游子吟>><<悯农>>)同学们真聪明,猜得又快又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根据画面的意思猜的)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古诗配画.(板书课题)
(二)释题引入新课,探究学习:
1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民族文化的一枝独秀,它的语言精炼优美,可以说每首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给古诗配画古已有之,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高雅的享受,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诗配画片段。(放课件《田园乐》)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优秀的古诗,有写景的,抒情的,状物的,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你最喜欢的古诗有哪些? 2.诵古诗,入诗境,悟诗情:
指名朗诵,适当指导语气感情,引导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当你朗诵这首优美的古诗诗时,你的脑海中出现
了什么画面?)指名让学生发言,交流.(这个环节的用意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同一首诗,不同的同学想象出的画面不尽相同,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3.集体创作,探究画法:
出示高鼎的《村居》这首诗,组织学生活动:小组接力作画。每组派两个代表,根据诗意在黑板上集体接力创作,总结给古诗配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构思画面,人人参与,活跃思维)
4.师生总结画法:
(1) 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准确)
(2) 发挥想像,构思画面(抓住重点字句) (3) 多种方法,表现画面(提示技法和着色) (三)欣赏优秀作品,开阔思路: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给古诗配画了,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一些诗配画作品,我们以来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选取
一组有代表性的古诗配画图片,有国画,线描,水彩等,形式多样,开拓学生的思维,为下边的创作做好铺垫 ) (四).创作练习:
掌握了给古诗配画的方法,你想不想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呢?好,我们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给它配
画,看谁画的又快又好!(播放古筝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创作)
(五)教师巡回指导:
1.选择意境简单优美的古诗 2.抓住重点词句,再现古诗意境。 (六)作业展评:
完成绘画后,鼓励学生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评论,(生评,自评,师总结.不足之处提示改进) (七)课堂总结延伸: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深的了解了我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掌握了给古诗配画的基本方法.以后,我们不但能给古诗配画,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为其他文学作品配插图,可以美化我们的笔记本,美化作文,图文并茂,更加具有个性。 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