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整理--小学2024年度财务工作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哪能怕吃苦受累!只要油田需要,再苦再累也要干下去。要把自己磨炼成一名硬邦邦、响当当的石油工人!”

于是,**有意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井口抡管钳最累,他一顶就是八个多小时;别人请假休班,他抢着顶替;手指粉碎性骨折,他带着夹板硬是不下火线;水泥车抽不动泥浆,他就带头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一次次的冒险经历,一番番的艰辛打磨,**渐渐地适应并爱上了这份富有激情、富有挑战的工作。 一年初春,在一次施工中,为了降低修井成本,修107队到其他井上回收旧泥浆。由于泥浆过稠,泵车出现卡泵,抽不动泥浆。当时现场没有其它搅拌设备,这可怎么办?施工不等人!**二话不说带头跳进了半人深的泥浆坑,像当年铁人王进喜那样用身体搅拌起泥浆。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也纷纷跳了进去。冰冷而富含碱性的泥浆冻得他们瑟瑟发抖,烧得皮肤痛痒难忍。但大家没有一个退缩,使出浑身力气挥舞着手臂,抖动着双腿。顿时,大家都变成了泥人,原本平和的泥浆池呈现出翻江倒海般的壮阔景象。1分钟、5分钟、10分钟……轻快划动的手臂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酸痛,但大家仍然顽强地坚持着。经过一番努力,泵车终于又发出了畅快的循环声。

1990年,得知塔里木石油会战,**主动请缨,要求奔赴新疆。谁都知道,塔里木油田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方圆几百里荒无人烟。到了夏季,地面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烤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毫不畏惧,他对大伙说:“我们是***的队伍,我们来自铁人的故乡,决不能给***精神抹黑,决不能给铁人丢脸!”他带

领作业队转战戈壁,挺进沙漠,一举创造了“搬迁轮台301井途经数百公里、当天搬家、当天立井架、当天开工、当天有进尺、当天起下管柱260柱、500根”的纪录。各地参加塔里木会战的同行由衷称赞说:“***的队伍名不虚传,无愧于铁人的后代!”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总是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心爱的事业,他付出很多、也牺牲很多。

一次,在去石人沟井场的路上发生事故,已经当上修井队队长的**被摔成两根肋骨骨折,住进了医院。可是,他人躺在病床上,心里却始终牵挂着井上的事,一边挂着吊瓶,还一边跟井上联系。一听遇到了难题,他再也呆不住了,住院的第三天,就“逃”离医院,心急火燎地来到井场,带伤和队友们一起奋战了半个多月,直到这口井顺利完成。

1999年,**的父亲患上食道癌,饭都已经吃不下去了。当时**正在搞侧斜井试验,听到弟弟电话说父亲最想见到他,他心如刀绞。为了不影响工作,最终他也没能实现父亲生前最后的愿望。父亲勤勤恳恳一生,辛辛苦苦把子女养大,作为长子,却不能在老人弥留之际陪伴在床头,令他悲痛至极。送走老人后,他把带过的孝布在身上整整揣了3年,每当思念父亲时,就拿出来看看。

参加工作26年来,**从没离开过生产一线。他说:“人生可能有多种选择,岗位也许有多次变动,但不变的应该是对职业的忠诚。” “当工人就应该有一手好技术,尤其我们跟故障井打交道的修井人,必须练就‘起死回生之术’让它顺利出油!这是职责,更是使命。”

**刚参加工作时,和所有同龄人一样,带着对新生事物的信心和希望,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展拳脚。可是,一件小事深深刺痛了他,让他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自己工作的道路该怎么走、从哪里起步。

那是刚上班不久的一天,老师傅让**去取胶皮闸门,他跑到工具房里老半天也没有出来。原来,**跑到工具房后,看到里面摆的各式各样的工具,却不知道哪个是胶皮闸门。听到老师傅的催促声,他更着急了,一个人在工具房里看来看去,就是不知道该拿哪个好。不大一会儿,老师傅走了进来,似乎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了,向他笑一笑,又为他简单介绍了几种工具。**虽然在虚心地听着,但心里面却不是个滋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紧学习技术知识。

从此,**每天追在老师傅身后,不断地观察、模仿,不断地请教各种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老工人们的动作要领、工具房里各种工具的用途,他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有心人,天不负。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一次,单位开展了一次穿大绳比赛,队里推荐他去参加,**凭着苦练出来的动作和自己摸索出来的技巧,夺得了第一名。这一来,**对学技术更有信心了。

**说:“当工人就应该有一手好技术,尤其我们作为跟故障井打交道的修井人,必须练就‘起死回生之术’让它顺利出油!这是职责,更是使命。”

参加工作以来,作业、修井的各个岗位他干遍了,但无论在哪个

岗位,只要有新工艺推广或应用,他都主动去学习、钻研,并且力求准确无误。

有一次,在施工一口气井的时候,井口必须安装规格为70mpa的双闸板防喷器,由于他们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个东西,他就找来大量书籍,和技术员一起研究,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学完后,**心里还是不托底,说:“咱必须找到专业人员专门对井控技术进行讲解,否则单凭自己理解很容易走岔道。”于是,他就和技术员直接去了生产厂家恳请对方能够给予实际帮助。一开始,对方的技术人员认为他们之间没有业务关系,不愿意给他们讲解。**一边软磨硬泡,一边买来西瓜“贿赂”对方。终于,厂家的技术人员被**这种肯于钻研、勤于思考的精神所感动,完整地将安装、拆卸步骤给他们演示了一遍,边操作边讲解,还允许他们用摄像机拍摄。**和队友们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这项技术,开创了该队气井修井施工的先例。 这些年来,**先后自学了采油工艺、井下作业、修井工程和试油等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大胆采用新技术。他带领修107队曾创出了油田大修队伍第一个采用侧钻井技术、第一个实施电泵井打捞、第一支进行气井施工的“三个第一”,填补了国内修井作业的3项空白,使***油田修井技术不仅走向全国,也走向印尼、蒙古等国外市场。勤奋的学习和实践,使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普修、侧斜、电泵电缆、深取浅取、气井大修等多项工艺技术,能在几百米外从钻机轰鸣声中分辨出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十几种不同的井下异常情况,而且对“捞、磨、铣、套、倒”等12大系列、300多种修井专用工具都能

熟练应用。

XX年7月,**接到对中2-20井的大修任务。在大修方案中专家组认为该井套管变形,但在施工中,**却发现是套管错断。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套管变形严重、正常捞锚工具无法下入井等诸多困难,**通过十几次技术攻关,终于完成了该井的大修任务。从此,***“深井取套”技术始终走在同行的前列,“导向式三滑块捞锚”和“喇叭口式钻头”也分别获得公司技术创新奖。

XX年3月,他所在的修107队接到徐深2井施工任务,这口井深4000多米,是他们从没见过的深井,压裂时巨大压力把井内五、六十米长的油管给挤瘪了,井内3000米处还有封隔器、水力锚砂卡,施工难度相当大。外单位干了两个月没有成功,最后只好放弃。这是一口中心探井,如果报废,事关徐家围子区块油气开发,影响着***油田公司油气并举战略的实施。接到任务后,**经过认真分析,大胆改变施工方案,提出采用套洗加打捞技术,在征得上级同意后,果断处理了几十个技术难点,仅用20天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 据统计,**工作26年来,成功排除各类大小事故2400多井次,被***油田职工冠以“修井专家”、“疑难井杀手”、“气井故障的克星”等美名。

“***油田这片热土培养、锻炼了我,作为一名修井队长,我不光要自己干好,还要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1999年,**走上了修107队队长的岗位。身份变了,**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油田这片热土培养、锻炼了我,

2024年整理--小学2024年度财务工作总结

哪能怕吃苦受累!只要油田需要,再苦再累也要干下去。要把自己磨炼成一名硬邦邦、响当当的石油工人!”于是,**有意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井口抡管钳最累,他一顶就是八个多小时;别人请假休班,他抢着顶替;手指粉碎性骨折,他带着夹板硬是不下火线;水泥车抽不动泥浆,他就带头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一次次的冒险经历,一番番的艰辛打磨,**渐渐地适应并爱上了这份富有激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ds3p2kgxn9vfqx3d4pq7px008twst015a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