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分钟读懂养老服务体系
2014-04-07 邱浩 中国养老咨询
因老年人口的增加,相信大家对于“长期照护”的议题时有所闻,而其中常被大家谈论的即是某某老人中心很不错,再不则是某某老人机构对病人不好,或是当某一老人中心发生状况时,一时之间照顾老人的相关机构,又会得到众多高官、立委关爱的眼神,这些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对于坊间各种照顾老人的机构,您究竟了解多少?当您家中有老人需要被照顾时,您了解要将老人送往机构或是留在家中吗?以下将为您说明现有对老人不同照顾之服务模式。
一般将服务模式分为机构式、小区式及特殊性之三种服务。
一、 机构式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所谓机构式的服务指的是24小时皆有照顾人员照顾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又可分
. . .
. .
为:
(一)护理之家:
收住对象为日常生活上须协助、或是插有管路(尿管、气切管、胃管)的老人家,通常是由护理人员负责,24小时均有人员照顾,必须向所在地的卫生局申请,属于护理机构。
(二)长期照护机构:
收住的对象与护理之家相似,亦是24小时提供照顾服务,不同之处是设立之负责人非护理人员;必须向所在地之社会局申请,属于老人福利机构。
(三)养护机构:
收住生活自理不便,但不带有管路的老人家,同样属于老人福利机构,不过现有的养护机构有些老人家插有鼻胃管或尿管。
(四)赡养机构:
收住日常生活能力尚可的老人家,亦属老人福利机构。
(五)荣民之家:
收住对象为荣民,大部份属于日常生活能力尚佳的荣民,为退辅会所属机构。
二、 社区式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社区式的服务指的是老人家留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接受不同专业的服务。
(一)居家照护:
指老人家于出院后,仍继续留在家中,接受所需的照顾,仍可与家人维持良好之
. . .
. .
互动,以下所介绍系由专业人员提供之服务。
1.居家护理:
为居家照护服务中最早发展的照护模式;系由护理人员及医师定期前往个案家中访视,协助家属解决照顾上的问题,并会视老人家的需要,连结各项资源,如申请低收入户补助。目前为所有长期照护服务中有健保给付之服务模式,依照健保的规定:护理人员每两周或一个月视个案情形访视一次,医师则是每两个月访视一次。
2.小区物理治疗:
最早推出的为台北市,后因应921地震,于各灾区亦有小区物理治疗之相关服务。系由物理治疗师至个案家中协助个案进行物理治疗及协助居家环境之评估,目的是使老人家或行动不便者可掌控自己家中的环境,增加生活满意度及独立感。
3.居家职能治疗:
是由职能治疗师至家中评估老人家的需要后,拟订其所需的治疗计划。主要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工作或是休闲活动三大类。希望协助老人家在有限的能力或是居家环境障碍中仍可从事活动,维持老人家的活动力,以延长在家中居住的时间,预防失能的状况更为恶化。
4.居家营养:
由营养师至家中提供服务,评估老人的营养需要,拟订老人所需的热量、菜单;并教导照顾者制作老人食物或协助选择合适的管灌品。
(二)居家照顾:
由非专业人员所提供之服务,主要提供之服务偏重于日常生活之所需。
. . .
. .
1.居家服务:
由照顾服务员依老人家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程度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服务,主要服务包括:家务及日常生活之照顾(如陪同就医、家务服务、打扫环境等)、身体照顾服务(如协助沐浴、陪同散步等)。
2.送餐服务:
对于独居的老人家所提供之服务,现行有数种方式,一种为定点用餐,即由小区发展协会及各老人中心或是公益团体,提供固定的地方,老人家自行于固定时间前往用餐;另一种为照顾服务员至家中协助老人家准备饭菜,及协助用餐;亦有结合出租车司机将饭盒每日定时送至独居老人家中。 3.问安:
主要服务对象亦为独居老人。主要是由志工或是专业人员不定时打至独居老人家中关心老人,藉以防意外事件之发生。目前有业者提供类似手表紧急连络装置,可防独居老人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日间照护:
是一种介于老人中心及护理之家的照护,顾名思义白天提供照护,晚上老人家即回到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就如同小孩上幼儿园一样,服务对象为日常生活能力尚可的老人。在日间照护机构中亦有提供照护、复健、各项活动,可供老人家选择。国目前提供日间照护的机构较少,仅限于部份县市。
三、 特殊性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一)失智症的照护:
针对失智老人提供的照护服务,依其性质亦可分为小区式、机构式及居家式三种。
. . .
. .
(二)另类疗法:
非服务模式,目前应用较为人熟悉的有怀旧疗法、芳香疗法、音乐疗法、宠物疗法等,上述之各种治疗方式均须接受各相关专业的训练后,方可对须治疗者提供服务。
--------------
附:养老服务体系详细介绍
在老年型社会里,如何使老年人维持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成为整个社会包括老人本身、家庭、民间组织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再过15年,将进入老龄人口(65岁以上)超过20%的“超老龄社会”,也就是每5人中有1名老人。
受到生存压力和就业竞争的影响,不少年轻人必须背井离乡打拼,使得“晨昏定省,承欢膝下”的传统家庭模式受到挑战,导致社会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近十几年来,当局以经济安全、健康维护、生活照料三大规划方向为主轴,对养老服务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构建起一个社区照顾和机构安养并重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经济安全方面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形成以劳工保险、农民保险和国民年金制度为主干的社会保险网。近年来,出于对老年人中困难群体的特殊考虑,先后实行了以下三项津贴制度:
1、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 发放对象为年满65岁及以上,生活困苦或子女无力扶养,且未由政府收容安置的老人。发放标准主要参照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凡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以下者,每人每月发给津贴6000元(台币,人民币与其汇率现为1:4.7,下同);在1.5倍以上2.5倍以下者,每人每月发给3000元。该项制度自1993年7月开始实施,2008年度受益人次为150.74万,累计发放78.56亿元。
2、中低收入失能老人特别照顾津贴。核发对象为经市、县主管机关指定或委托的评估组织评定为重度失能,已领取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贴,但未接受政府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