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泰州市大冯初中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命题人:蔡思如 2009.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箴言zhēn 亘古gèn 踉跄niàng 广袤mào B、瞭望 liáo 卷帙zhì 并蒂 dì 庖代páo C、呜咽 yè 诉讼sòng 腻味nì 衣襟jīng D、撒谎 sā 摒弃bìng 颤栗lì 蒙骗mēng 2、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叶缠绵的一面。 B、\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了。
C、文字工作者应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才能写出明确、生动,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D、我校的四、五个教师都在询问今年中考指标生有几个。 3、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B、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遨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C、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如坐春风,自由自在地发表观点。 D、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各地各部门都把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自抗\非典\之后,甲型H1N1病毒肆虐,公众对流感的危害性又有了深刻的提高。 5、加点词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以已大风(用) 公将鼓之(鲁军)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B、一厝朔东(通\措\,放置) 持汤沃灌(热水) 学而不厌(厌烦)
C、所以然者何(这样) 匠师如其言(像)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D、火烧令坚(用火) 作奸犯科(奸邪的事) 衣食所安(养) 6、顺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夜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③行道树是由多种树木组成的 ④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⑤落叶飘摇而下 A、②③⑤④① B、③⑤④①② C、③⑤④②① D、②①③⑤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一、按要求答题:(39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 (4分)
跌宕 蜂拥 相题并论 灰心丧气 危言耸听 交头接耳 竣工 恣睢 喜出忘外 如愿已偿 妇儒皆知 抑扬顿挫
8、补全名句或原句:(10分。1-6题每题一分,7、8两题每题2分)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 。
②不是一番寒彻骨, 。 ③ ,为民者宣之使言。
④ 受中赏。
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⑥足蒸暑士气, 。
⑦面对不能安心本职工作的刚就业的大学生,规劝他们时,我们常引用孔子的话: \ , 。\
⑧\\,实践、实干是非常重要的,请写出其他突出这一主题的古代名句: , 。 9、古诗词赏析:(7分)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本诗为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时作。 ②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
(1)上片首两句话营造怎样的氛围?(2分)
(2)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和性情?(2分)
(3)前人认为\恨\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2分)你认为本词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分)
10、名著阅读(5分)
(1)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其实,在他参加红军前就拥有让人敬佩的勇敢品质和正义感,请列举两例加以说
明: 、 (2') (2)从以下《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人,写一则近80字的人物简介。(3') 孙悟空 白骨精 红孩儿 猪八戒 铁扇公主
11、仿例造句,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2分)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若
要 , ;若要 , 。 12、观看漫画,写出含义:(3分)
13、2009年3月,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着力推进\文化泰州\建设活动,提出建设的基础在于大力增强文化意识。2009年五一假期期间,小李同学随父母登临了望海楼。当小李要父母同去瞻仰范仲淹雕像,父母却说:\没什么看头,不就是一尊像吗?\如果你就是小李同学,你怎么劝说父母,向他们介绍范仲淹。
(4分)
1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导致8万多人遇难,其中5千人为学生。2009年5月,海陵区教
育局要求所属学校举办\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以此来纪念汶川大地震。如果你是九年级(4)班本次活动的指挥员,请你制定出相应活动步骤。(不少于四个步骤) (4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11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①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②,厚遇战士。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③,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④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⑤者十万人,悉勒⑥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⑦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注:飨①: 犒劳 间谍②:侦察人员 收保③: 营垒 让④:责备 彀⑤:善于射箭的人 勒⑥:操练 北⑦:失败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日击数牛飨士( ) (2)李牧如故( ) (3)以数千人委之( ) (4)乃敢奉令( )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2)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17、李牧是一个怎样的将军? (3分)
(二)中国皮影戏(9分)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
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8、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皮影制作--皮影戏的表演-- 。 (2分)
19、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其作用有二:一是 , 二是 。(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句,说说加点词\之一\不能删去的原因。(2分)
21、如今,濒临灭绝的皮影戏已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假如,泰州地区也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觉得应有哪些?请列举两项。(1分)
(三)心 泉 (19分)
①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②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泠泠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者的身影。这身影,杂夹着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
③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磐。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立于澄澈的泉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我掬泉浣面,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④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人生的生存秩序--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从古到今,它不间断地流淌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适自得。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心中有泉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泉浇灌真善美之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东坡闳肆奔放的散文;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
人类文明以尊严与高贵。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孔子,释加牟尼,还有圣雄甘地。
⑤这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会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低语的泉声。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
⑥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这种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22、作者阅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后,对\泉\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①自然段中,作者说:\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浸\字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那些\源于高贵心灵的精神清泉\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和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第④段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自己阅读或欣赏过的某一文学艺术作品,谈谈它是如何给你以精神的洗礼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重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需要重视我们的学习,我们需要重视我们的成绩,我们需要重视我们的身体……然而有些需要重视的东西,我们不经意间却忽视了。
请以\不该忽视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作为标题。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体验,也可以抒发感受、表达看法,还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题纸 2009.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非选择题:
7、(每字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