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实例(c)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
构造名称 背斜 向斜 岩层形态(较可靠) 向上弯曲 向下弯曲 地表形态 早期为山岭 晚期可能成山谷 早期为山谷 以后可能为山岭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5、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a)
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②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c)
流水作用 侵蚀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风力作用 沉积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新老关系(最可靠判断依据)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6、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多种多样,有的是合理、有利的,有的是不合理、有害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进行分析。如缓坡发展梯田,合理;围湖造田不合理。
第三节 大气环境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a)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高度 地面到12千米 温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特点 人类活动和云、雨等天气现象大多发生在此层 12千米到50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50千米以上 气流稳定 随着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 加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 6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干洁空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总体来看,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好、大气辐射的相互关系(b)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对流层大气,特别是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归还给地面,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和缓。这就是大气对地面所起到到的保温作用。 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纬度因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随之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状况也就不同,导致地面辐射大小不同。
其他因素:气候因素(如某地的年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就影响该地地面辐射的大小)。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示意图(等压面不作要求)(b)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使近地面空气也冷热不均,导致近地面空气水平气压出现差异和相应高空水平气压出现差异(等压面呈现弯曲);水平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图见教材第48页图2-29。读图要求: 1、比较A、B、C三地受热状况的差异。 2、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分布差异。 3、得出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②风形成的直接原因(b)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③根据等压线图判断某地的风向(c)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示意图(b)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 近地面风带:信风带(2个)、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2个)。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 7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
示意图教材必修1第50页图3-32“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及第51页图2-33“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读图要求: 1、了解地球上7个气压带所分布的大致纬度位置,理解各自的成因。 2、了解6个风带所处的位置,理解各风带风向产生偏向的原因。 3、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其原因。 4、能分析具体的变式图。
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b)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b)
海陆 热力 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 高低气压 中心,因为北半球 陆地 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7月 1月 亚洲大陆 亚洲 低压( 印度低压) 亚洲 高压(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 北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 阿留申低压 北大西洋 亚速尔高压 冰岛低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 带 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 海洋 面积占优势 ③亚洲东部、南部季风环流及成因、示意图(c) 地区 气候类型 主要成因 风向 冬季 夏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季 示意图见教材第53页。 10.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示意图(c)
锋面的特点: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 8 -
东亚(东亚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分类 冷锋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气温和湿度骤降 、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 上升 、气压 下降 、雨过天晴 实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季的寒潮、沙尘暴 春、夏南方降水 冷气团主动向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 等暖和 气团移动 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暖气团主动向 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 冷气团移动 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 暖锋 示意图见教材第55页 ②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对天气的影响及示意图(b)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 举例 气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上升 多阴雨天气 台风 反气旋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下沉 多晴朗、干燥天气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示意图见教材第56页 ③锋面气旋示意图的判读(c)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教材第57页图2-38“锋面气旋系统示意”,读图要求:
1、了解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理解其成因。 2、了解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分析锋面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表示冷锋和暖锋的图上符号;并能在锋面图上画出。 4、能分析具体示意图。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11、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读右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③⑨④⑧①⑤⑥②⑦海洋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使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不断转化和交换。
③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b)
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 9 -
12、洋流
①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及太平洋洋流分布图(b)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25° ~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 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逆 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寒 流,西侧为 暖 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 暖 流,西侧为 寒 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 西风漂流 ,就性质来讲属于 寒流 。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波浪 、潮汐 。 a、b、c、d形成是由于 盛行风的吹拂,
a、d由于 中纬西 风吹拂,b、c由于低纬信 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 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 加利福尼亚寒 流和 秘鲁寒 流。
c a e 00
f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 加那利寒 流和 本格拉寒 流。
d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1、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4、对海洋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节省油料,逆水反之。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①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a)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植物依次经历了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及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依次经历了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及人类时代。
②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a)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