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学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主观题)复习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04陈冬梨、叶积佳整理(黎英亮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部分考试重点整理)

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操纵了和会。

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時还分別同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次大战后由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领土分配及赔款等措施重塑現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维埃俄国等战败国及共产国家,但与此同時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2、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 (协约国)對战败国 (同盟国)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個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宮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20日正式生效。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中国在五四运动后,沒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則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所以也不签凡尔赛条约。

3、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奥斯曼帝国分别签订了《圣日尔曼条约》、《纳伊条约》、《特旦亚农条约》和《色佛尔条约》(后被《洛桑条约》所代替)。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

★简述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凡尔赛条约》内容: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重划德国疆界;瓜分德国殖民地;限制德国军备;赔款与经济条款。

一、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割给意大利,一部分归还波兰。德国的疆界重新划分。

二、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奥斯曼帝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领地,只留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

三、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4、国际联盟

一战结束后建立的第一个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简称“国联”。一战前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在战后开始考虑尝试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协调国际关系,维护和平。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最早提出建立国联的构想;1919年1月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

1004陈冬梨、叶积佳整理(黎英亮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部分考试重点整理)

议;1920年1月国联正式成立。美国因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而未参加国联。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主要机构是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国联所标榜的宗旨是“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工具。国联长期被英法操纵,英国将其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附属物,法国要使它成为推行凡尔赛和约的有用工具。随着英法国际地位的下降,国联无法对重大国际事件施加重要影响。后来的历史证明,国联在侵略面前几乎完全不起作用,形同虚设。但它是建立国际制度的一次重大尝试,所起草的国联盟约和各种组织设置都为联合国积累了经验和教训。1946年,国际联盟解散.

★简述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没有参加国际联盟的主要原因

美国最先提出国际联盟,这也是威尔逊总统的一个伟大政治构想,但威尔逊总统没有想到的是,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即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他们这种担心的根据是:一次大战后,英法两国虽然被严重削弱,美国虽然成为世界首富,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还未被彻底打破,英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扮演着主要角色。加之在美国,孤立主义思想一直占据上风。因此,参议院对建立国际联盟一直持反对态度。这种态度也就导致了对整个《凡尔赛和约》的拒绝,美国也因此未加入国际联盟。

5、华盛顿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会议期间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三项条约。

6、华盛顿体系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这和它经济强国的地位极不相称,立主召开一次新的国际会议以弥补损失。1921年11月12日和1922年2月6日,美国倡导在华盛顿召开了美、英、日、法、意、中、荷、葡、比九国国际会议,这就是华盛顿会议。美国在华盛顿会上成为最大的赢家。

1、《四国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互相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到任何国家的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对应采取最有效的措施达成协议。英日同盟协议应予终止。《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国对抗的威胁。

2、《五国海军条约》。主要规定五国的主力舰总吨位比为5:5:3:1.75:1.75,英美放弃在太平洋某些区域扩建或新建海军基地的行动等。《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在海军方面与英国平起平坐,使日本海军处于二流水平。这标志着美国外交的又一胜利,但某些条款也有利于日本,表明美国对日本的妥协。

3、《九国公约》。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同时要

1004陈冬梨、叶积佳整理(黎英亮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部分考试重点整理)

求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要遵守“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公约终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具有法律效力,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新回到若干帝国主义国家宰割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上达成的这一系列的条例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们是在成人美国占优势的情况下,建立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秩序,形成的华盛顿体系。

★简述华盛顿体系及其实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标志着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同时,它也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的正当要求。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暧昧态度,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美国转向支持日本。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问题是会议中心议题。中国参加会议的3个全权代表为驻美公使施肇基、驻英公使顾维钧和前司法总长王宠惠。1921年11月26日,施肇基提出《十项原则》,要求尊重并遵守中国“领土之完整及政治与行政之独立”,却又赞同美国要求中国实行的“门户开放”政策。12月14日,王宠惠提出废除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的议案。中国还在会议上提出山东问题。经中日谈判,1922年 2月 4日签订《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同日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发表声明,废除“二十一条”的一些条款。会议期间顾维钧还提出关税自主、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在中国的外国电台和邮局、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取消势力范围、公布秘密条约并由大会决定有疑点的条约的效力等议案。与会各国只同意将来不划分势力范围,公开秘密条约与契约以及有条件地裁撤外国邮局,其他议案均被否决。1922年2月6日,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两次会议后,日、美国际地位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

巴黎和会: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合法化,并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美国认为在凡尔赛体系中,未取得与经济地位相合的利益,不会就此甘休,后来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一定的补偿。

1004陈冬梨、叶积佳整理(黎英亮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部分考试重点整理)

华盛顿会议:日本的扩张野心遭到英美的遏制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但其独霸东亚的政策不会改变,在以后的年代中,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美国作为该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力求保持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

★评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是一战结束后,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建立新秩序的体系。但它内 部包含着各种矛盾,使该体系的崩溃不可避免。

①由于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主要条约对战败国极为苛刻,其掠夺性骇人听闻, 因此,必然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加剧。

②对战败国和弱小民族的掠夺和处置,造成了诸多的新的民族矛盾,造成了中 欧的巴尔干化,成为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

③帝国主义列强把凡尔赛体系变成反苏反共的工具,并维持了殖民统治。战后 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着凡尔赛体系的基础。

④凡尔赛体系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战胜国之间的种种矛盾。列强继续争夺霸权的 斗争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7、四国条约

1921年12月13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太平洋島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公约。该公约规定,签约的四国中任意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任何問题上发生争执,则全体签字国应当举行共同会议协商解决。条约的附件规定,签约国将互相尊重其他签约国在有关太平洋島屿和委任统治地区上的权利。另一个件则规定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领土疆域。由于四国公约措辞过于含糊,以至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约束力。该公约的主要意义是终止了1902年以来的英日同盟,结束了日本和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合作状态。

8、五国海军条约(又称《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

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一战前后,美英日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十分激烈。随着竞争加剧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都逐渐力不从心,因此限制海军军备成为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它也是列强争论最激烈的一个问题。经过三个月的讨价还价,1922年2月6日《五国海军条约》签订。规定(1)美英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是5:5:3:1.75:1.75;(2)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3)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为英美各为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6万吨;(4)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2.7万吨的航空母舰;(5)美国不得在接近日本的太平洋地区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等。《五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意味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结束,日本因被迫承认海军第二而受到打击,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地区仍占有利地位。《五国条约》只是列强在海上实力对比问题上的暂时妥协,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从条约内容来看,不能真正起到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作用,争霸斗争使得军备竞赛从未停止,并最终走向公开。

9、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和中国签署《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1004陈冬梨、叶积佳整理(黎英亮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部分考试重点整理)

公约全文共九条,鲁特的“四项原则”列为第一条,是为中心内容。它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固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善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九国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提供了条件。

10、《英苏贸易协定》

1921年3月英苏双方签订的贸易协定。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后,苏俄采取各种外交措施,争取改变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看到用武装干涉不能扼杀苏俄,便考虑通过经济和外交压力迫使苏俄让步。1920年协约国取消对苏经济封锁。由于1920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英国受到的震动最大,急需市场以治愈创伤,而俄国是巨大的市场,又因为英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因此英国率先与苏俄于1921年3月18日签订了《英苏贸易协定》。规定:(1)双方恢复贸易关系和政治关系,并互设商务代表处以办理两国间的贸易业务;(2)双方相互保证放弃反对另一方的敌对行为和宣传。《英苏贸易协定》是苏俄与资本主义大国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它对苏俄恢复经济,改善英苏关系都是有利的。英苏协定还标志着英国对苏俄事实上的承认。英苏协定签订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与苏俄签订了类似协定,恢复了贸易关系。

11、热那亚会议

1922年4—5月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是第一次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29个国家。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力争巩固已经取得的和平共处局面,于1921年10月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列强与苏俄的关系并缔结和约。而帝国主义国家集团鉴于武装干涉未能扼杀苏俄,于是转而采取与经济压力企图迫使苏俄屈服。会上,帝国主义国家否决了苏俄和平共处与经济合作的纲领,要求苏俄承认戛纳决议的全部条款,承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的一切债务,归还被收归国有的外国人的企业和财产,取消对外贸易的垄断等;苏俄代表坚决拒绝这一无理要求并给予有力驳斥,并要求帝国主义列强赔偿因武装干涉和封锁苏俄而带来的损失。因为苏俄与列强矛盾太深刻,会议无果而终。会议虽没有成功,但它的召开使苏俄的和平外交政策挫败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和经济压力,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工商界同苏俄发展经济贸易的愿望。会议期间,苏德两国签订了恢复两国外交和经济关系的《拉巴洛条约》.会后,苏俄同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帝国主义国家孤立苏俄的努力失败了。

12、《拉巴洛条约》

1922年4月16日苏俄与德国签订的恢复两国外交和经济关系的条约。热那亚会议中,苏俄利用战败的德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建议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苏德关系。于是两国在会议期间于热那亚近郊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1)立即恢复苏德两国的外交关系;(2)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3)双方放弃对战争费用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的赔偿。《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是

大学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主观题)复习资料

1004陈冬梨、叶积佳整理(黎英亮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部分考试重点整理)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操纵了和会。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時还分別同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次大战后由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领土分配及赔款等措施重塑現实政治格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dj08860o237lyd0yel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