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Ⅳ第二单元的《雨霖铃》。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六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婉约词,是柳永的代表作品。这首词以“离情”为线索,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全词感情细腻,可分析的内容较多。在上一节课《望海潮》里,学生已经对柳永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我选择《雨霖铃》这首词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根据教材特点及《大纲》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2.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 3.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词中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2. 品味诗词意象,感受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诗词,对于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也有
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了解本文融情于景的手法并不难,重点在于,抓住关键词理解景之妙处,情之真切,感受诗中意境和感情。而品赏这首诗凄凉的意境和真挚的感情相对困难在于了解本词中典型的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二、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在高中语文必修1又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等三首诗歌,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过一些宋词作品,诗词有的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但很少能有独立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作品,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已经比较系统的讲述了诗歌意象的概念和特点,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和品味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有待提高。基于以上情况我确定了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合作探究为主线的“六步教教学法”——‘ 学生预习自学、教师重点讲授、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展示反馈、教师拓展迁移、学生巩固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四、学习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诗词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让学生利用资料,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多媒体) 第二、通过示范朗读,感受语言和意境美。(多媒体古曲新唱专家朗诵) 第三、教师教给学生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鉴赏诗词。(多媒体展示)
第四、利用研读、讨论的方法,探究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学习目标
1.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2.鉴赏虚实结合的手法。
3.积累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学生预习自学
1.解词牌,明情感基调。 2.解释关键词,理解句意。 (四)整体感知全词
诵读感知: 听范读,划出节拍。 1.指名范读。 2.学生齐读。
3.思考:最能表现本词主旨的是哪一句? (五)分析鉴赏(教师重点讲授) 1.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 (1)抓住作者所选取的意象。 (2)抓住意象的特点 。
(3)展开联想,分析意境、作者情感。 2.小试牛刀
(1) “寒蝉”句写了什么,起什么作用? 意象 意象特点 作者心境
寒蝉———蝉夏生秋思,寒蝉(秋蝉)叫声时断时续, 给人凄凉之感,往往都
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
长亭———古代人送别时在郊外临时搭的帐篷,五里一短亭, 十里一长亭,供
行人休息和送别。雨后黄昏的长亭更给人凄迷之感,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
骤雨———秋雨增添了寒意,天凉心更凉。“秋风秋雨愁煞人”。
(2)思考:首句有哪些作用?
明确:交代离别的时间(秋天的傍晚)、地点(长亭)和特定环境(骤雨初歇),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为全词定下哀伤的感情基调。
小结:别前不胜凄凉 (六)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展示反馈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称为“千古俊句”,你认为好在哪里? 2.“执手”句中把“执手”换成“牵手”或“握手”好吗,为什么?
3.“执手”句中的“无语”其实是有千言万语因离别之痛而说不出口,你能代柳永说说吗?试写一两句与大家交流。
4.“念去去”句意象特点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相似之处?此句除了离别之情,还有没有别的情感?
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反馈学习成果。 小结:别后惆怅孤寂。
.别时难舍迷茫。
(七)展开联想从意象分析作者情感。(师生合作探究)
1.柳永
2.《雨霖铃》背景
“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 ? “千种风情” 怎么会无处倾诉呢? (八)教师拓展迁移 1. 虚与实
2. 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
3. 思考:?雨霖铃》中虚实结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两处虚景与前面的实景互相映衬,互为补充,深化了离人凄切的情怀,传达出一种淡远的神韵,丰富了诗中的意象,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九)课堂小结:一曲雨霖铃, 千古离别情。 (十)学生巩固练习
请从“虚”和“实”的角度鉴赏《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十一)作业布置
六、板书
伤离别 清秋别
雨 别前不胜凄凉 景 情(实)
层层深入 霖 别后惆怅孤寂。 情 景(虚)
铃 别时难舍迷茫。
一切景语皆情语 细节描写最传情
景 情(虚)
虚实结合情深长 题目关情不可丢
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