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假期作业
(2.24)
说明:前三题为必做题,第4题和第5题为选做题
1.绿矾(FeSO4·7H2O)可作还原剂、着色剂、制药等,在不同温度下易分解得各种铁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3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SO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认为需要补做实验。乙对甲组同学做完实验的B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___________。(填字母)
A.不含SO2 B.可能含SO2 C.一定含有SO3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绿矾受热分解还可能有O2放出,为此,丙组同学选用甲组同学的部分装置和下图部分装置设计出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气态产物的装置:
①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有O2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为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含有三价铁,选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
2.硝酸铈铵[(NH4)2Ce(NO3)6]广泛应用于电子、催化工业,其合成路线如下:
(1)已知(NH4)2Ce(NO3)6受热易分解,某科研小组认为反应原理如下,请补充完整:(NH4)2Ce(NO3)6
CeO2·8OH + 8_____↑;CeO2·8OH
CeO2+ 4H2O↑+2O2↑。
在空气中加热(NH4)2Ce(NO3)6,除固体颜色有变化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将Ce(NO3)3·6H2O配成溶液,保持pH到4~5,缓慢加入H2O2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得到Ce(OH)4沉淀。该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298K时,Ksp[Ce(OH)4]=1×10—29。Ce(OH)4的溶度积表达式为Ksp=___________。 10—5mol·L1,需调节pH为为了使溶液中Ce4沉淀完全,即残留在溶液中的c(Ce4+)小于1×
+
-
______以上。
(4)为了研究步骤Ⅲ的工艺条件,科研小组测定了(NH4)2Ce(NO3)6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硝酸中的溶解度,结果如图。从图中可得出三条主要规律:
① (NH4)2Ce(NO3)6在硝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N、S 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1)CO2的重整用 CO2和 H2为原料可得到 CH4燃料。 已知: ①CH4 (g)+CO2(g)=2CO(g)+2H2(g) △H1=+247kJ/mol ②CH4 (g)+H2O(g)=CO(g)+3H2(g)△H2=+205kJ/mol
写出 CO2重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亚碳酸盐法”吸收烟中的 SO2
①将烟气通入 1.0mol/L 的 Na2SO3溶液,若此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的 pH 不断___________(填“减小”“不变” 或“增大)。当溶液 pH 约为 6 时,吸收 SO2的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此时溶液中c(SO32-) =0.2mol/L,则溶液中c(HSO3-) =___________。 ②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NH4)2SO3溶液中,测得溶液 pH 与各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 b 点时溶液 pH=7,则 n(NH4+):n(HSO3—)= ______________。
(3)催化氧化法去除 NO。一定条件下,用 NH3 消除 NO 污染,其反应原理4NH3+6NO
5N2+6H2O。不同温度条件下,n(NH3):n(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 4:1、
3:1、1:3 时,得到 NO 脱除率曲线如图所示:
NO 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①曲线 a 中,从 A 点到 B 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 NO m-3·s-1。 的脱除速率为___________mg·
②曲线 b 对应 NH3与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4)间接电化学法除 NO。其原理如图所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池中除去 NO 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现有A、B、C、D、E、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B元素含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所含的电子数相同;D的原子核外有8个运动状态不
【化学】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假期作业(2.24)(解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