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10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突破练第29页 一、单项选择题
1.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为闭花受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 B.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 C.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既证明了孟德尔的遗传方式又否定了融合遗传 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 答案C 2.(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某哺乳动物有角与无角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父本与无角母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中:雄性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3∶1;雌性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1∶3。关于子代雌雄个体中性状分离比差异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无角为显性性状,且有角和无角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B.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雄性亲本产生的隐性配子有1/2不育 C.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子代中雌性有角个体中有3/4死亡 D.有角和无角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杂合子个体在雄性中表现有角而在雌性中表现无角 答案D 解析若有角和无角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无角为显性性状,则子一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全为无角,或雌雄个体均为一半有角、一半无角,与题干不相符,则有角和无角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A项错误;若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雄性亲本产生的隐性配子有1/2不育,则子一代产生的雌雄个体有角和无角的比例为2∶1,与题干不相符,B项错误;若有角为显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子代中雌性有角个体中有3/4死亡,计算出子一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例,与题干不相符,C项错误;若有角和无角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杂合子个体在雄性中表现有角而在雌性中表现无角,计算出子一代雄性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3∶1;雌性中有角与无角比例为1∶3,与题干相符,D项正确。
3.(2019福建厦门质检)鹦鹉控制绿色(A)、黄色(a)和条纹(B)、无纹(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绿色条纹,F2的表现型比例为7∶1∶3∶1,研究得知F2表现型比例异常是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表现型是绿色无纹和黄色条纹 B.不育的雄配子和基因组成是Ab或aB C.F2中纯合子占1/4,杂合子占3/4
D.对F1中的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F1全为绿色条纹,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F1基因型为AaBb,若无致死现象,则F2的表现型比例应为9(A_B_)∶3(A_bb)∶3(aaB_)∶1(aabb),又知后代出现7∶1∶3∶1的异常比例是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根据数量差异,可推知不育的雄配子基因型应为Ab或aB。不育的雄配
1
( )
子类型为Ab或aB,而亲代为纯合亲本,故不可能为绿色无纹(AAbb)和黄色条纹(aaBB),A项错误,B项正确;因雄配子类型Ab或aB致死,以Ab致死为例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影响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1/16)四种类型的个体,F2中其他基因型占12/16,纯合子占3/12=1/4,杂合子占3/4,C项正确;F1中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因其配子均正常,故进行测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比例为1∶1∶1∶1,D项正确。
4.(2019山东济宁期末)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B.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D.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答案A 解析DdRr自交,后代中D_R_(蓝色)∶D_rr(紫色)∶ddR_(紫色)∶ddrr(白色)=9∶3∶3∶1,后代紫花占6/16,紫花纯合子DDrr占1/16,ddRR占1/16,共2/16,可知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D_rr或ddR_,即DDrr、Ddrr、ddRR、ddRr四种,B项正确;Ddrr×ddRR→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蓝色)∶ddRr(紫色)=1∶1,C项正确;DDrr×ddRr→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蓝色)∶Ddrr(紫色)=1∶1,D项正确。 5.(2019山西太原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上不一定与性别相关联
B.理论上,X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某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D.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生殖细胞和某些体细胞可不含Y染色体 答案D 解析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A项错误;理论上,X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项错误;某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等位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C项错误;正常情况下,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所以男性的生殖细胞可能不含Y染色体,男性成熟的红细胞(属于体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含Y染色体,D项正确。
6.(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1 杂交组合2 杂交组合3 P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2
A.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C 解析根据杂交组合1可知,刚毛为显性,截毛为隐性,其基因型分别用B、b表示;根据杂交组合2、3子代性状可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是隐性母本将隐性性状遗传给子代雄性个体,而杂交组合3中F1中雄性都是刚毛,说明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A项正确;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B项正确;杂交组合2中,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则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两种情况下F1结果相同,因此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C项错误;杂交组合3中,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故通过杂交组合3,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D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7.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 D.雄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 答案CD 解析圆眼与圆眼杂交子代出现棒眼,则圆眼为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棒眼为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长翅与长翅杂交子代出现残翅,则残翅为隐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A项正确;子代中圆眼与棒眼的表现型比例雌雄不同,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为伴X染色体遗传,B项正确;亲本为圆眼长翅雄果蝇和圆眼长翅雌果蝇,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因此F1中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bbXAXA和1/2bbXAXa,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1/2,C项错误;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1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
(1BBXAXA+1BBXAXa+2BbXAXA+2BbXAXa)∶(1bbXAXA+1bbXAXa)=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的个体死亡,D项错误。
8.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所示)。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