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标(分学段)以及教学、评价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的宗旨是多认少写、识用结合。
内容 识字 兴趣 独立 识字 第一阶段(1、2年级) 第二阶段(3、4年级) 第三阶段(5、6年级) 对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习惯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对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习惯 学习独立识字(借助汉语拼音、查字典) 对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习惯 查字 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查字典、词典) 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典方法 词典 识字 数量 识字 教学 建议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1.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先认先写“附录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字,逐步发展识字能力。 2.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3.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1.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2.第一、二学段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四学段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 1.读: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2.写: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认识、熟记: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识字 评价 建议 拼音 教学 建议 小学语文课标(分学段)以及教学、评价建议
言生活中的运用。 拼音 评价 建议 写字 要求 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3、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写字 教学 建议 写字 评价 建议 1.先认先写“附录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字; 2.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3.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4.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5.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6.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1.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2.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3.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4.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5.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小学语文课标(分学段)以及教学、评价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内容 方法 要求 教学 建议 评价 建议 第一阶段(1、2年级) 默读 学习默读。 第二阶段(3、4年级) 第三阶段(5、6年级) 阅读 词句理解要求 略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浏览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默读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据需要搜集信息。 朗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不指读。 默读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读课文。 朗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地朗读课文 朗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图书的习 感情地朗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 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标(分学段)以及教学、评价建议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的乐趣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文章理解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要求 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要求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 悟诗文大意 容和情感 诵读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诗文 评价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建议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要求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教学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建议 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阅读体裁 小学语文课标(分学段)以及教学、评价建议
标点符号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评价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建议 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要求 一般用法。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 要求 诗文50篇(段) 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积累 教学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评价 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 要求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100万字 不少于40万字。 课外阅读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建议 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评价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建议 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