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 (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第七课 可爱的蚕宝宝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观察记录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 (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2、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小结 三、布置作业

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第八课 蚕宝宝建新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

2、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学重难点】:

知道蚕是怎样吐丝和结茧的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讨论

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2、讨论小结

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结茧了。 3、为蚕宝宝建新房

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 4、讨论

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 5、观察蚕茧

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 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

蛹的形状 蛹的颜色 蛹与蚕宝宝的区别 三、巩固总结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蚕的一生

第九课 蚕蛹变成了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讨论蚕一生的变化;

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 2、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蛹变成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

(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 蚕的一生有什么变化呢?

(2)看书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 (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卵——蚕——蛹——蚕蛾 (幼虫) (成虫) 3.蚕有哪些特点,形成昆虫概念。

(1)谈话: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3)讲解: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

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四、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三单元

第十课 认识衣服面料 教学目标:

1、认识到衣服一般是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

2、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3、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4、能够根据特性、用途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5、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6、体会到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生主新材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组同学准备各种典型的衣料一套,放大镜若干,酒精灯、火柴、镊子各一个。

2、学生准备:身边常见、容易得到并知道其材料名称的衣料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教师今天发现大家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这些漂亮的衣服除了大小、颜色、款式和图案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面料不同)

2、大家所说的(布、毛)其实是衣服的面料不同,请大家想一想:你们衣服的面料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名师精编 精品教案

3、交流、汇报、评价: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 二、认识不同面料及作用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面料好吗?请各小组打开桌面上的塑料袋,认识一下都有些什么面料?(板书课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面料名称。

3、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面料都应该在什么季节穿着会好些呢?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见意,看来不同面料都有着不同用途。 5、这些不同用途的面料的材料都来源于哪里呢?请各小组猜猜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猜想,我们知道了不同面料的材料,其来源也不同。 三、鉴别面料

1、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块到衣店里要购买这些不同面料的衣服,你们一般都会采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 2、学生交流、汇报。

3、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一种观察工具――放大镜来观察好不好?那么,想要用火烧的方法来鉴别衣服面料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这么多同学选择了火烧的方法,请各小组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师示范,提安全。)

4、下面请各小组彩你们鉴别面料的方法,找出各种面料,都有什么特点?同时把实验观察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好吗? 5、分组活动并记录,交流汇报。

6、师小结: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认识了许多有关衣服面料的信息,真是了不起,这些面料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

7、有谁知道纤维是什么吗?我们查查字典小博士,看看它是怎样解释的。 四、面料分类:

1、大家又学会了用身边书籍获取新的知识的本领了。我们能不能将研究过的布料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呢?

2、大家比比看,哪一组最先分好?

3、交流评价:同学们把各种面料分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还分出了来源于动物和来源于植物的。

五、了解面料的作用: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认识了布料的很多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衣服面料的工艺更加精美、性能更加广泛,请看(播放课件)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 2、讨论:说一说,人们在制作衣服时利用了各种材料的什么特点?

3、交流汇报,师小结:是呀,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面料,并在不同环境中穿着不同面料的衣服,使每种面料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六、课外延伸:

关于衣服面料还有许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衣料的信息,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来交流。

第十一课 衣料的吸水性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衣料的吸水性不同。 2、认识影响衣料吸水性的因素。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2、认识蚕卵。(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3、认识蚁蚕(1)、提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d60y5mvbr3pit886asl2xn8u9whjn0047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