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转化增值、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马铃薯加工专用薯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原料供应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为解决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各旗县市区想方设法建设加工专用薯基地。重点是依托龙头企业,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原料保障率。先后引进推广了一系列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为了进一步调整我市马铃薯品种结构,扩大优质专用薯种植面积,提升我市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6年市政府拿出2260万元,集中力量建成面积为500亩的指针式喷灌圈95套,面积为200亩的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0套。加上原有的,使指针式喷灌圈达到107套,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4套,建成了设施配套的加工专用薯基地5万多亩,进一步提高了全市马铃薯专业化、
规模化生产水平。在喷灌圈等设施马铃薯基地建设上,全部采用了高垄栽培、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标准化生产措施,做到了良种、良法和优良设施三配套。除了全市整体按照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中化、产品优质化的原则,大力发展了薯条、薯片等加工专用薯基地外,还加快了高淀粉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快速提高加工原料的产量和品质,从根本上解决加工企业的原料不足问题。 5、马铃薯储窖建设规模不断发展扩大,销售效益明显增加
由于我市特定的气候条件,马铃薯收获到封冻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销售时段非常有限,大量鲜薯需要通过储藏后第二年销售。因此建设储窖势在必行。近年来各地把建设储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力抓好,全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搞马铃薯储窖建设,全市马铃薯储藏主要有三种方式:农户井筒式储窖储藏、马道式储窖储藏和恒温库储藏。全市目前建成贮存能力在200吨以上的储窖2700座,加上农户土窖总储存能力达20亿公斤,由一季销售变为四季销售,使马铃薯销售旺季有序、淡季不淡,保证了马铃薯全年均衡上市,销售价格稳中求升,销售收入明显增加。
6、马铃薯市场建设方兴未艾,营销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健全
马铃薯交易批发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已建成大型的马铃薯交易市场11处,年交易量10多亿公斤。为了进一步促进销售,各地纷纷组织营销协会和营销合作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全市成立马铃薯营销协会20多个,贩运大户200多家,参与马铃薯营销人员高峰期达到10多万人。我市马铃薯除销往国内的山东、山西、江苏、云南、湖南、北京、天津、广东、东北等20多个省市外,还远销到俄罗斯、蒙古、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巨大优势和广阔前景 1、种植上的优势。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8个,约占世界的2/3,总播面积2.85亿亩,总产量为3亿吨。在全世界所有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的总产量排名第4,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5%左右,占亚洲种植面积的6 0%左右;总产量75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的20%,亚洲总产的70%。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已达到880多万亩,总产量850多万吨,在全国22个种植马铃薯的省市自治区中均排名第一。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总产鲜薯400万吨,占全区马铃薯总播种面积和总产的50%左右,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趋减弱,而马铃薯作为一种兼用型农作物,凭借较高的水分利用率、较长的产业链和比较效益高等优势条件,以其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易加工等特点显示出强劲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加上迅速发展的马铃薯加工业的带动,估计在今后几年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还会有所增加。
2、营养消费上的优势。马铃薯是粮菜和加工兼用的重要作物。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18种氨基酸,人体易于吸收;单位面积蛋白质是小麦的2倍,水稻的1.3倍;维生素含量高,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中国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只有14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28公斤的一半,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74公斤的l/5,按照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均消费量,中国的马铃薯加工产品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马铃薯既可以作食物消费,还可以作为饲料转化为肉类进行消费,随着马铃薯人均消费量的提高和人们对肉制品的消费量增加,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食物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对马铃薯制品的需要量将会不断增加,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马铃薯的生产。国际马铃薯中心预计中国未来对马铃薯的消费将以5%的速度增长,马铃薯行业将是我国最容易拉动内需的行业之一。
3、粮食安全上的优势。经过数百年的栽培种植,马铃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食品之一。在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缺乏、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以及粮食生产基础还比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食物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危机。由于三大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已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近年来其单产基本没有增加,因此,三大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亦将呈下降趋势。虽然目前这种变化趋势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但随着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及人口的自然增加,将可能危及中国食物供给的安全,决不可小视。与此相反,由于目前我国马铃薯的平均单产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各地区单产水平相差较大,因此单产增加的潜力较大。随着良种的使用、种植技术的改善,平均单产水平将得到逐步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值将会快速增加。同时,由于中国现有的耕地面积中,60%以上耕地为旱地,后备耕地资源也多分布于干旱少雨地区,在水分条件受限的条件下,各种粮食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均不及马铃薯高。马铃薯产量随着生产季节的延长而逐步提高,即使后期严重干旱,也不至于绝收。而其它以收获种子为生产目的的粮食作物,一旦生育期遭遇严重干旱条件,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这一优势已在内蒙古地区近几年所遭遇的严重旱灾中得到充分体现。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将对缓解中国食物安全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4、食品加工上的优势。它的产业链条长,加工的食品类型多,如马铃薯淀粉、全粉、冷冻制品、油炸薯片、薯条、膨化食品等各种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等。中国在马铃薯产业化进程中仍然很落后,美国60%的马铃薯被加工,而中国仅有5-10%,中国必将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产业,包括马铃薯生产、运输、储藏和加工,这是保持马铃薯业持续发展、防止农民因市场过剩而造成损失的有效手段。马铃薯加工产品除淀粉和薯片外,贸易量最大的产品之一是冷冻马铃薯制品,每年进出口量约400万吨,价值三十多亿美元,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每年要花费10多亿人民币去向世界的马铃薯同行购买马铃薯和冷冻马铃薯制品(主要是冷冻薯条)。与此相反的是,马铃薯生产面积只有900万亩(相当于内蒙古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年产量只有800多万吨的荷兰,每年仅从马铃薯鲜薯及冷冻马铃薯制品的贸易中就可从其他国家净赚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5亿多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投资回报,使许多国外著名企业看好中国,开始进行马铃薯产业生产投资,辛普劳、麦当劳、美国百事、荷兰艾维贝及日本、加拿大、菲律宾等国食品加工和淀粉生产企业已开始抢滩中国,必将有力的推动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稳定,开发潜力巨大。如能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特色产业,马铃薯必将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马铃薯在亚洲--重要的食品,巨大的市场”已成为共识。积极发展马铃薯产业是贯彻温家宝总理关于西部地区“要把小土豆办成大产业”的批示的重要体现,正成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选择。 三、乌兰察布市具有发展马铃薯得天独厚的优势
1、自然气候优势。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主产区年降水量是300-450mm,主要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也正是马铃薯生长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自然降水规律与马铃薯需水规律基本吻合,加之雨热同季,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加之海拔高、空气干燥,不但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干物质积累,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严重危害马铃薯毁灭性的晚疫病在我市发生频率低,传毒蚜虫少,因而我市生产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质量上乘,在全国马铃薯生产中占有较大优势;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完全可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光照的要求,而且光能利用潜力很大。 2、技术优势。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的研究和种薯生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一些技术成果居全国乃至全世界领先地位。从1960年开始,市主要马铃薯科研机构乌兰察布市农科所就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实生薯的研究利用、新品种选育
三大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影响了全国马铃薯生产的研究和发展,引起世界同行的关注。利用脱毒种薯生产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形成了茎尖脱毒、组培快繁、微型薯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和病毒检测体系;建立了较完善的脱毒种薯生产繁育体系,脱毒种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市马铃薯研究和种薯生产拥有一流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成果,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3、产品优势。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因独特的自然条件而表现为块大、整齐、干物质含量高、表皮光滑、无污染、退化轻、病虫害少,因而种薯和商品薯享誉全国及东南亚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10万余吨优质种薯由我市调往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广东、福建等省区;约有150万吨优质商品薯调往广州、深圳、上海、武汉、南京、海南等地,每年还为上海百事(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辛普劳马铃薯食品公司、上好佳食品公司、百宜食品公司以及区内马铃薯加工企业,提供马铃薯油炸食品、全粉加工原料薯8万吨。由于马铃薯产区集中、交通便利、贮藏条件好、贮放周期长、相对优势大,更为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形成了具有地区优势和规模生产的优质脱毒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基地,已经形成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格局。
此外,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加工产品品质十分优良,特别是淀粉以优异的白度、粘度、糊化度、透明度、低蛋白、低酸性及良好的成性、抗凝沉性等理化指标,是各类淀粉中的上等佳品。
4、交通区位优势。当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包、集通、集二、丰准及正在开工建设的集张五条铁路贯穿全境,110国道、呼京高速、208国道、208高速、呼满通道贯通东西南北,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是通往蒙古、俄罗斯和欧洲的国际通道。目前县乡级公路四通八达,所有的县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这对马铃薯的销售和获得市场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四、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薯生产基础条件薄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马铃薯种薯繁育要经过茎尖脱毒-组织培养试管苗-温室繁育-原种生产-一级种薯-二级种薯多个环节,操作规程严,基地设施建设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近年来,虽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建起了组培室、标准温室、网室、喷灌圈等,一些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不够健全,还有相当部分种薯生产条件和脱毒设施依然比较简陋和缺乏,如必须的病毒检测、种薯气调库等还没有配套。虽然脱毒马铃薯综合技术推广速度较快,但生产脱毒种薯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规范操作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单产水平低,影响了增产增收潜力的发挥
1961-2004年的44年间,我国马铃薯的单产平均仅为0.78吨/亩,低于世界单产平均水平0.98吨/亩和亚洲单产0.87吨的水平,相当于单产较高国家荷兰的约1/3。2004年,我国马铃薯单产为1.1吨/亩,乌兰察布市仅为1吨,是单产最高的国家新西兰的33.54%,为荷兰的36.44%。造成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是种薯推广应用少。目前,我国的脱毒种薯应用面积每年约占全国马铃薯面积的30%左右,乌兰察布市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种薯推广应用过慢,既有农民嫌种子太贵,不积极采用的问题,也有未检种薯增产不明显的影响,导致大多数马铃薯栽培仍采用原始的传统留种方式,这严重影响了马铃薯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其次是投入不足。我市地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随之相伴的在土地上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科研进展缓慢。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导致科技投入不足,育种和引种工作没能及时跟上,造成马铃薯品种更新慢,适宜加工和外销的优质品种应用比率低,加工专用品种种植面积小,效益增加缓慢。 3、脱毒种薯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目前脱毒种薯检测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当地检验方法和手段落后,缺乏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再加上参加马铃薯种薯生产与经营的单位与个人各种各样,良莠不齐,使一部分未经检测的薯种进入种子市场。乱繁滥制种薯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不合格种薯用于生产,对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4、种薯储窖建设标准不高
尽管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储窖具有一定数量,但建设标准不高,在储贮过程中由于温室湿度控制不好,导致烂窖率较高(10-15%),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对种薯影响更大,由于储存条件不好,导致种薯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出苗率低、产量下降、品质下降。 五、促进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及对策
总体发展思路:发挥优势、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加速发展;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培育龙头、壮大基地、强化外销、创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食用薯基地。 1、提高认识,领导重视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马铃薯产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马铃薯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做大做强这一主导产业,始终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做许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深刻反思我们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要敢于面对错误和失败,接受教训,迎接挑战。要把我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放在全国的整个发展格局中进行分析研究,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当前我市马铃薯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各项政策一定要具备长期性、延续性、可操作性。要建立市、旗县、乡镇三级管理机制,把此项工作纳入同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围,实行目标管理,动态考核。此外,马铃薯产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级政府要组织和协调农业、科技、发改委、财政、扶贫、水利、农机、金融、电力、交通、商务、工商和税务部门切实为马铃薯产业的各项工作给予有力支持。 2、政策扶持,落实到位
为促进马铃薯产业持续、有序、高效地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积极协调帮助,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给予政策扶持。 一是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特别是在龙头加工企业的兴建、基地建设和储窖、市场建设上多引进项目和 资金,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在项目审批、资金信贷、配套服务、税收上给予支持和方便。
二是要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对种薯生产企业要予以资金补贴,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种薯质量。对于应用脱毒薯原种的农民实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自觉应用优质专用品种,促进种薯的推广普及。
三是要重用科技人员,发挥专家和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作用。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科研经费,提高经济、政治待遇等优惠政策,使他们留得住,用的上,不断加强科研力量,逐步培养和扩大从事马铃薯研究与开发的专家队伍,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是把扶持马铃薯产业化的各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重点扶持马铃薯科研、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 3、加大投入,改善科研 今后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狠抓马铃薯的科研工作,要依托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中心,成立马铃薯课题科研小组,重点加强各种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选育工作,特别是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全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后劲,所以要集中财力、人力进行公关研究。同时要研究推广高水平的栽培技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