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核心突破】
核心要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归纳总结】
1.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水平运动 表现地壳垂直运动 变质形式 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 岩层隆起和凹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作用 生变质 表现岩浆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形式 活动 地表 地震 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2.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基本形式 示意图 岩层的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对地表影响 例证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 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变动、台湾海峡的形成 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有主次之分,从全球范围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表 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方法技巧】 1.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相碰撞挤压而形成?
在划分六大板块时,是将东太平洋海岭作为太平洋板块的东南边界的,东太平洋海岭以东的东南太平洋板块应属于南极洲板块,所以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不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2.判断内力作用的方法。
①判断某一地质作用是否属于内力作用的基本方法:一必须是自然作用;二必须是来自地球内部能量。
②内外力的相互关系: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易错提示】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彼此对立,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紧密相关。这两种运动是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严格地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地壳运动都包含着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但水平运动一般伴随发生垂
直运动。因而,就全球而言,地壳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典题探究】
【例1】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
( )。
B.地壳的垂直运动 D.外力的强烈侵蚀
(2)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解析】第(1)题,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第(2)题,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 【答案】(1)B (2)A
(2015·邯郸检测)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2)地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答案】(1)B (2)A 【变式精练】
1.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解析】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峰林为喀斯特地貌,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以化学作用为主;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形成,也属于内力作用。“V”字形峡谷由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以机械作用为主。 【答案】(1)D (2)C
2.江西省三清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性价值的花岗岩微地貌天然博物馆。下图为其著名旅游景观“司春女神”照片,海拔为1000~1500米之间。读图,回答下题。
三清山所在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 固结成岩—风化侵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答案】A
核心要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归纳总结】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2.风化作用及其分类
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3.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在各种外力作用中,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最为显著。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归纳如下: 作用类型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冲刷坡面,造成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侵蚀作用 的地貌;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峡谷等;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芽、溶蚀洼地等 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堆积作用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都存在沉积物的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方法技巧】 1.图解各种外力的关系
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2.外力作用形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相应地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