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人小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回顾过程,总结全课
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六、作业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20个成语。
3.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师: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第 21 页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
(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 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的精神。
第 22 页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
(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同桌互说,全班交流。(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
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
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第 23 页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5.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长清区平安街道办事处小王中心校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
2013—04—04日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
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
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
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
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第 24 页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教案-25页精选文档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