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结构功能主义,名谓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实为一种广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只不过是社会学早已存在的对社会所做的普遍的、明确的科学分析的同义语,而这种科学分析方法,可以从功能主义开始说起。
一、理论发展:
(一)早期理论渊源
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从生物学占据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那时有关人体、微生物以及遍布全球的动植物的知识不断增长。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的最基本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这一观念中包含了三个要点:
第一,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类似,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
第二,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例如,一个社会必须要有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并且将它们分配给社会成员。
第三,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受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的影响,斯宾塞和他的追随者们都坚持任何系统都会自然地趋向均衡或稳定的观点,同时,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功能。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后来的一些学者吸收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似”这一功能主义的基本思想,并且对其进行了提炼和补充。从不严格的意义上可以说,孔德、斯宾塞开创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先河。
(二)传统功能主义 杜尔克姆 1、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质,即通过揭示带有整体性的“社会事实”研究各种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而且他还把社会组织和价值系统对应起来,研究社会组织与价值系统的内在联系。
2、杜尔克姆社会学的一个重点是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问题,他对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强调被后来的结构功能主义所继承。
3、杜尔克姆是第一个将因果分析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严格加以区分的人。杜尔克姆指出了功能关系和因果关系的不同,用实际研究和统计分析证明功能分析的重要性。
杜尔克姆的功能主义又影响了两个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他们二人给社会学提供了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对土著部落社会中创造性地运用了结构——功能分析,为后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林诺夫斯基 系统层次观点以及各层次上需求多样性观点:系统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生物学层次、社会结构层次、符号性层次,如果各个层次上相应存在着生理上的健康、结构上的完善和文化上的统一的问题的话,那么各个层次都存在着一定要满足的需求或生存的必要条件,每一个层次俨然有不可替代的实存独特性,以及满足各自独特需求的独特过程,同时,系统层次又呈现出轻重高低的层面分级。他还提出了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可缺少性的假设,即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之中,任何文化现象都发挥着不能被其他文化要素所取代的、必不可少的功能。这两条假设成为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前提。
拉德克利夫·布朗 建议用“生存的必要条件”一词代替“需求”一词,如此界定的功能分析或结构分析可得出如下要点:
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使其组成部分实现最低限度的整合; 2、“功能”一词是指维持这种必要的整合或必要的团结的过程;
3、可以用对维持社会必不可少的一致的作用来说明每一社会的结构特征。
一个社会系统,即一个社会的整个社会结构同社会习惯的整体,构成了一个“功能的统一体”,在这一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和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
(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继承了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他把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扩展为一般社会系统理论,企图建立包罗万象的社会行动体系。1937年他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企图将杜尔克姆、帕象托、韦伯等关于社会经济秩序的思想来一次大综合,构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社会理论体系,为此他花尽毕生精力。大约在1945年,帕森斯正式提出了结构功能主来的社会学分析方法。他认为,动态分析方法应当可以同时精确描述一组相互联系的现象,最理想的办法是把系统的所有变量的相互关系表达出来。
帕森斯理论体系大体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社会行动论”。这是他对如何综合地研究当代复杂社会的一个基本假设。他接受了韦伯的“社会行动”的概念,林为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社会行动。只有理解社会行动者的行动,才能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意义。“社会行动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群体或大组织,以至整个社会。因此社会系统的每个层次都可以与“社会行动者”的概念互换,即把社会组织和群体都看作“人格化”的行动者。
第二,“宏观功能论”。如何决定一种社会行动是否能得到价值认同呢?这就涉及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问题。帕森斯接受了前人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把系统引人社会学。1951年他出版了《社会系统》一书,提出了社会系统是决定社会行动的三个子系统之一。另外两个
是文化系统和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即价值系统,它规定人类行为;社会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它通过社会角色再现文化;人格系统则是由个人组成的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总和就是社会整体。帕森斯认为既然社会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者构成,那么社会部分的变化必然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由此提出了所谓的“均衡模式”,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平衡状态。
第三,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是一个生命系统,而任何生命系统要维持生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处理系统内部状态与应付外部环境;另一是追求目的与选择手段。由此他提出了系统存在的四个功能前提:
1、潜在模式保持功能:指系统根据某种规范保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这项功能由文化系统实现;2、整合功能:指系统必须把各部分协调起来,成为一个功能的总体。这项功能由社会系统实现;3、目标实现功能:指系统总有一定目标,因此必须确定它并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这项功能由人格系统实现;4、适应功能:指系统必须保持外部环境的交换,获得生存资源,并分配给整个系统。这项功能由行为有机系统实现。
这套系统分析法即是著名的“ AGIL图式”。其中,A(Adaptation)即所谓“适应”功能,主要指社会系统由其外部环境获得足够的资源或能力,以及这些资源或能力在该系统中的配置; G(Goal attainment)即所谓“目标实现”功能,主要指社会系统所具有的有助于确立其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激发和调动该系统中之能力与能量的功能;I(Integration)即所谓“整合”功能,主要指社会系统的连贯性或一体化的维持问题,包括控制手段的建立、保持子系统的协调、防止系统发生严重混乱等;L(Latency)即所谓“潜护”功能,主要指能量储存并配置于系统的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模式维持,即符号、观念、趣味、评价等的文化供应,二是张力处置,即行动者内心紧张和张力的消除,由此而维持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模式,并使其在社会系统内制度化。在帕森斯看来,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四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四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作为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社会系统。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内的各构成部分在对系统整体发挥作用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来维持系统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
帕森斯还认为,在构成行动系统的社会系统、行为有机体、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四者之间,在构成社会系统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四个子系统之间,由于社会互动而存在着“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正是由于这种交换关系,才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强调,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AGIL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
足,是社会系统得以保持其稳定性的基础。
帕森斯非常强调秩序、行动和共同价值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秩序问题,并且必然涉及秩序中的人的行为,而研究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显然离不开规范行动者思想情感的价值问题,价值是构成社会秩序的条件。由此出发,帕森斯把着眼点放在了社会互动的稳定模式上。为解释这一稳定模式,帕森斯提出了“位置——角色”概念,并将其作为社会系统结构的最基本分析单位。所谓“位置”也就是行动者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结构性方位,而“角色”则意味着社会对这一位置所具有的行为期待。在他看来,社会互动实质上也就是一系列具有不同位置——角色规定性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形式,而互动中的个体不管怎样变化,角色归属及其互动作为一种模式化了的社会关系,则是普遍的和相对稳定的。这就意味着,只要把角色预设为行动者对某一位置的行为期待,一定的角色必定在社会结构中发挥一定的功能;同时,角色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必然会相应地成为社会结构稳定或均衡秩序的核心问题。
帕森斯始终认为,社会系统中的四个子系统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功能,关键在于社会拥有将其成员整合在一起的共同价值体系。所谓共同价值体系,主要是指由一系列价值模式组成的、并被社会成员广为认同的规范体系。它作为一种依据、标准和导向,通过规范行动者的行动准则或内化为行动者的人格结构而形成一种社会性的共识,从而约束行动者的行为,引导行动者的价值取向。
(四)默顿对帕森斯理论的超越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进一步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这使他成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默顿在功能分析理论上的突出特点,是对“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负功能”作了进一步的区分,同时提出了“功能选择”概念,并强调必须高度关注社会文化事项对行动者(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后果。
所谓显功能,是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作用后果;所谓潜功能,是指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未被认识到的作用后果。功能有正、负之别,有助于某系统或群体的整合与内聚的是正功能,也就是积极功能;而对某系统或群体具有拆解与销蚀作用的则是负功能,即消极功能。默顿还指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不但要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而且还应注意判别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则可能并不具有同样的功能。关于功能选择概念,默顿认为,就某一系统而言,如果它的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这个替代者有时同样可满足该系统的功能需要。这就意味着,在对某一系统的维持和延存上,功能事项并不完全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是能够加以选择的。默顿十分重视社会制度或结构对行动者的行为的影响,其中特别强调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和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认为,社会价值观决定着社会追求的目标,社会规范规定着为达到目标所可采用的手段,一旦文化结构与目标同社会结构或制度化手段之间发生抵触或脱节,就会出现社会失范甚至导致越轨行为等后果。
(五)结构功能主义的分化
自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一度风行西方社合学界以后,它逐渐开始从鼎盛时期走向衰落,到6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开始走下坡路,其学派内部出现了分化,但是结构功能主义思想在西方社会学中仍然影响着许多后来的理论或流派。这些理论既承袭了帕森斯、默顿的传统概念,又发展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后来的交换理论和冲突理论可以说就是在帕森斯、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二、评价
结构功能主义在5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社会理论探讨、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其学术观点涉及人类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并对现代化理论有很大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功能主义受到相当多的批评,其中有的直接针对它的功能逻辑前提,特别是对它采用唯意志论和目的论的解释方式,即把系统各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归之于对系统整体产生的有益后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还批评它只强调社会整合,忽视社会冲突,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变迁。但在帕森斯、默顿等人对现代西方社会所进行的理论分析与诠释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见解,是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借鉴的。
第一,结构功能理论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社会系统分析方法或视角。第二,结构功能理论对社会结构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第三,结构功能理论最为关注的是一定结构形式下的社会诸要素或组成部分的功能问题,特别是社会整体的运行状态和功能的发挥问题。第四,结构功能理论追求的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把社会整体的一致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系统的均衡与和谐作为理论的落脚点。第五,结构功能理论还对文化系统的价值导向、社会调控与变迁作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三、结构功能主义与比较教育研究
在 20 世纪 60 年代, 结构功能主义开始对比较教育研究产生广泛且重要的影响。在比较教育研究中, 结构功能主义主要探索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较研究各种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在跨文化比较研究中概括出能说明不同的教育如何与不同的社会达到相应的构成组合, 并且是怎样产生这类运行的 。如在芝加哥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初期, 他们主要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个概念框架内, 着重研究当时教育社会学家所特别关心的社会招聘和遴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和教育机会均等等问题。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 以安德森为代表的比较教育学者们提出了著名的 “教育的结构功能”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 教育制度不仅具有结构, 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这种对应一般来说指的是 “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 但是具体来分析, 情况则是多种多样的。如结构上相同, 但功能上可能不同; 而结构上不同, 有时功能上却是相同的。这是从另一种意义上体现了 “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这一认识。为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