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④区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2.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
C.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科尔沁沙地,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完成 3~4 题。
3.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渍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 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 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华北 地区
甲
西南
地区
青藏
地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5.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大豆 6.图中甲地区为
A.黄土高原 B.河西走廊 C.华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例 播种 收获 生长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下列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完成7----8题。
青藏地南方华北地西北大东北大X 塔里木盆地 区 大部 区 部 部 类型 114 441 442 333 114 323 Y 7.X地最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8.Y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143 C.212 D. 321
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读图回答9~10题。 地区
9.该企业可能是( )
A.制糖厂 B.啤酒厂 C.钢铁厂 D.电子装配厂
10.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商业中心选址,则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水文地质图层 ②城市规划图层 ③交通线路图层 ④农作物分布图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近年来,鄱阳湖地区的生态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结合鄱阳湖位置图和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11---12题。
11.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淹没范围扩大 B.泥沙沉积,湖底抬高 C.流域内多年降水量大增 D.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
12.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是( )
A.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 B.明显减少湖泊的泥沙淤积 C.增加本省水电资源利用率 D.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
读我国某地农村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13---14题。
13.最适宜发展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南疆绿洲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D.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14.该农业生产模式( )
A.养猪、养鸡、养蚯蚓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清洁 B.是混合农业
C.农田主要肥料是化肥、粪肥、塘泥 D.双季稻生产,商品率高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5.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16.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径流量减小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18.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9--20题。
1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0.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