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的运用是法律推理。
3、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的划分中,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5、纯粹法学的代表人物凯尔森主张将价值因素完全排除出法学。
6、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
7、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就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8、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
9、中世纪后期出现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主要以复兴罗马法为中心任务。出现了以解释罗马法文献的文字、语言、逻辑为主的注释法学派。
10、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 11、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是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 12、公元652年的《唐律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注释法学著作。 13、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种基本成分。
14、法律规则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三种因素。 15、法律后果分为肯定性后果和否定性后果两种形式。
16、狭义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 17、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8、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地方性法规。
19、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法律汇编、法律编纂和法律清理。 20、我国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采用的是结合主义原则。 21、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法律部门。
22、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为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 2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
24、人权的实体内容大致包括生存权利、人身人格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三类。
25、从法的一般原理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
26、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
27、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28、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9、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0、平权型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31、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或权利和义务)三要素构成的。 32、法律上所使用的“人”的概念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33、行为能力制度将自然人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类。
34、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共同对象称为法律关系客体。 35、从宏观上看,法律关系客体一般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36、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37、法律事实一般可分为事件和行为。 38、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氏族习惯。 39、法的起源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40、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成为成文法的长期过程。
41、法律发展史上曾先后产生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42、任何一个历史类型的法之所以出现或消失,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43、法系是依据法律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存在样式和运行方式,而对现存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法律制度所做的分类。
44、按照法学界的通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45、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46、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47、英美法系具有判例传统,判例法为其正式法律渊源,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
48、从法律的结构看,大陆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采用系统的法典形式。
49、大陆法系具有制定法的传统,制定法为其主要法律渊源,判例一般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除行政案件外),对法院审判无约束力。 二、判断 1、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均可以对某种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作出明确的规定。(╳)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
3、在立法实践中,有时出于立法技术的考虑,可以对法律要素中的对某种要素加以省略。因此,一个法律规则并不是必须三个要素全部具备。(╳) 4、法律规则往往通过法律条文表达出来,两者是同义的。(╳) 5、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都属于义务规则。(√) 6、判例法在我国也法律渊源之一。(╳)
7、国务院各部委可以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8、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排列汇编成册的一项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法律创制活动。(╳)
9、从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 10、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中国的法律。(╳) 11、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不具有溯及既往力。(√)
12、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为“法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3、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是由有一部法律或一部法典,和散见于其他法律中的有关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所构成。(╳)
14、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存在着交叉和重叠。(√)
15、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和保证的,在一切法律责任中,国家强制力都可以直接介入。(╳)
16、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必定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 17、在承担法律责任时,责任主体就是违法主体。(╳) 18、只有法律主体在主观上存在着过错才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选择
1、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BD)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判例法 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下列机构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B)
A.省级政府 B.较大市的人大 C.自治区人大 D.经济特区 3、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AC)
A.行政法 B.婚姻法 C.刑法 D.公司法 4、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
A.合同法 B.商标法 C.继承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5、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ACD)
A.整体性原则 B.比例原则 C.均衡原则 D.兼顾新法原则 6、下列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ABCD) A.平等 B.自愿 C.等价有偿 D.合意
7、下列法律部门中没有以一部法典作为轴心法律规范的是(AC)
A.行政法法律部门 B.刑法法律部门 C.经济法法律部门 D.诉讼法法律部门 8、下列属于权利要素的有(ABCD)
A.资格 B.主张 C.利益 D.可能 9、下列属于权利和义务的特征的是(ABD)
A.法律性 B.明确性 C.绝对性 D.工具性 10、下列权利属于基本权利的的是(AB)
A.言论自由 B.选举权 C.名誉权 D.知识产权 11、下列属于公法责任的有(ACD)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诉讼责任 12、下列属于制裁的是(ABD)
A.罚款 B.行政拘留 C.国家赔偿 D.有期徒刑 13、我国对环境污染责任所采用的过错原则是(B)
A.过错责任 B.无过错责任 C.公平责任 D.过错推定责任 14、法制现代化的静态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现代化(ABCD) A.法律制度 B.法律规范 C.法律组织机构 D.法律设施 15、以下属于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的有(ABD)
A.贯彻法治原则 B.确立现代法律价值观
C.完善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 D.法律心理、观念和思想的现代化 16、我国法制建设方针和要求是(A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7、下列属于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是(ACD)
A.法律至上 B.三权分立 C.法律统一 D.法律独立 18、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BCD)
A.党的领导 B.市场经济 C.民主政治 D.民众的法治需求 四、问答题
1、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与社会条件 实现法治国家不是无条件的,光靠领导人的宣布远远不可能实现法治目标的。法治国家的目标首先对国家制度的基本构造提出要求。从国家制度的基本构造来看:①,其政治统治模式应该是民主政体形式,政治统治模式实际上主要是政治体制的问题。法治国家在这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实行民主政体。②,其国家权力结构应该是分工制约的关系。法治国家在这方面的
核心要求是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制约。③,其社会控制原则应该是服从法律治理。法律被全社会确认为至高无上的控制手段,这个社会主要依靠法律来治理。④,其经济条件应该是市场经济机制。法治是以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为基础的。⑤,其文化条件应该是理性文化基础。对于厉行法治的文化的需要来说,科学精神、政治道德、人权思想、公民意识、权利观念等等理性文化要素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我国实现法治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应当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法治建设与中国国情、本土资源结合起来。 就形式标志而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①,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②,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③,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④,专门化的法律职业。
从实质标志的要求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当着重于以下制度的建设:①,法律与政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②,权力与责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 ③,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理性化制度;④,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性化制度。 (根据课件适当展开)
3、法的作用的对象是什么,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法有两大作用对象: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这两个作用对象不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的:法是通过对人的行为调整而对社会关系产生作用的,可以说,人的行为是法的直接作用对象,而社会关系是法的间接作用对象。 4、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作用方式分别是什么? 对下图进行文字表述即可: 公法 私法 社会法
强制性干预
自治性调节
政策性平衡
权力——权利
权利——权利
权力—社会—权利
(法律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5、利益调整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利益调整的基本方式有三种:自行性调节、强制性干预、政策性平衡。
其中,自行性调节和强制性干预是传统法律的两种基本调整方式;在现代法上出现了③种调整方式:政策性平衡。
6、利益调整中的法律原则包括哪些? 利益调整中的法律原则大致有以下几项: (1)、不损害社会利益原则(2)、利益兼顾原则(3)、缩小利益差异原则 (4)、少数利益报数原则(5)、利益限制的衡量原则(6)、相互冲突的利益调整原则 7、法的价值的内在规定性
法的价值,尤其是法的目的价值,具有多重重要属性,我们应把握以下几对关系上的统一: ①,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②,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③,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8、法的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法的价值体系的概念是由一组相关价值所组成的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由一组与法的创制和实施相关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
其次,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所持有的一组价值所组成的系统;
最后,是有法的目的价值、评价价值和形式价值三种成分所组成的价值系统。 9、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的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主要有以下几点主要内容: 首先,秩序的特殊性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历史个性。 其次,秩序的力量最终来源于生产关系的历史合理性。
再次,阶级社会中的秩序首先是阶级统治的秩序,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秩序,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剥削和阶级之后,才能建立起来。 10、法对秩序的维护的主要体现。
法对秩序的维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维护阶级统治秩序(2)、维护权力运行秩序(3)、维护经济秩序(4)、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1、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法律为自由的实现提供了认识基础 ②、为自由意志的外化排除人为的阻碍 ③、把自由意志转化为自由权利 ④、确定各种自由权利的范围
⑤、设定违法责任,为平等的自由提供保护机制 12、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的具体体现
①、通过确认和维护人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②、承认并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从而鼓励人们为着物质利益而奋斗;
③、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鼓励人们为着效益的目的而占有、使用或转让财产; ④、确认、保护、创造最有效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之容纳更多生产力; ⑤、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 13、法律与正义的一般关系 (1)、正义对法律的意义
①,正义观念的进步能够引起法律的革新; ②,正义是衡量法律优劣的尺度和标准;
③,正义观念能够引导法律朝正义的方向发展。; (2)法律对于正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