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二外法语或(243)二外德语 (623)文学概论 (847)中外文学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中国中国现代文学史》 朱栋霖 《文学理论》王确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文学理论》韦勒克 沃伦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比较好的语法基础和练习;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靠读一定数量的文章,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所以每天至少读一篇经济学人上的文章,不需要查太多生词,主要是看懂句子,了解段落、文章的意思就行,同时积累一些有用的表达,有时间的同学甚至可以挑选里面的段落进行翻译练习:先翻译成中文,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后面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
有很大帮助。
阅读和写作其实是分不开的。
对于写作,主要是靠一些积累,同时在复习时,每周写一篇考研作文真题,不要在乎时间,写的时候可以参考自己积累的表达素材,写完后反复进行修改,看有没有可以写得更好、更地道的地方,或者想想同样的意思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名词、形容词、动词能不能用地更准确、恰当。在考前再进行几次卡时间的模考。考研英语作文的话题一直就那么几个,平时好好准备考试才能的高分。况且作文几乎可以说说比较拉分的一项了,所以作文更应该早点准备,而不是考前才开始背模板。对于模板,也最好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己总结。
对于新题型,一般情况下,总有1-2个空是很好找出对于的句子的,此时每题备选的句子都不会太多,一般2-3句,然后根据上下文仔细地排除,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句子好像在2个题目中都合适,这时我们就需要先确定其他的句子的归属,从而排除这个空的其它备选项,再最后判断这样的句子到底属于哪个空;如果无法先排除其他的句子,则可以先假设这个句子属于某个空(可能性大的),在推断出其它题目的句子(此时未解出的题目应该只有2个),如果能顺利推出,且各句符合上下文和段落首尾句,则可能是正确的,若不放心,可将该句放在另一空中试,若其它空不能推出,则先前的选择才是对的。
最后总结一下复习方法,就是做题时一开始不要追求速度,而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思路,重视外刊的阅读和地道表达的积累,同时反复应用这些表达。
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要注重顺序,按难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先易后难,后期根据需要灵活看书,做题,合理规划时间,不要把事情都推到后期,到时候焦躁情绪对复习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不太爱制定计划,制定了计划也经常完不成。但是这次考研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因为对于一个长期的且比较重大的任务来说,弄清楚这个事件的各个阶段构成,在这个基础上对各个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和计划,可以让自己心里有大致的把握而不至于随波逐流和慌乱不安。
对于这点,我想说的是:学习方法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个人的。我们学习了那么多年,总会有一些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只有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成功秘诀,但还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专业课一 复习规划
专业课一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暑假前期+暑假期间+暑假后期 (一)暑假前期
我在三月份就已经买了参考书,因为这期间有课,还有期末考试,复习的时间很不系统。我每天看一章,十几页……很轻松的样子,相对别人来说有点慢,我还给自己心理安慰说:没事儿,我看的细~
其实,对于看书,我的一个体会是:着重看专业课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专业课远远不是背背就可以的事。但是,看书也是有方法的,至少不要为看书而看书。后来,我看了一些视频,才觉得清晰了些,能够去发现重点,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书中的知识点。
(二)暑假期间
进入暑假,一切都紧凑了起来。 1.整理总结:
其实进入暑假我的书和视频还没过一遍,也有些慌了,匆匆忙忙把的书看完,就开始做些重点的总结,比如:文学意境的特征、再现型文本及其特征、文学媒介演变的阶段、历史上的文学批评论、小说时空情境的构成、散文“结构形散神聚”的特点、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基本特征、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体验论等。
2.习题练习
期间,我也做了一些练习题,包括各阶段的课后习题,或者以真题形式出的练习题……抽空我还看了真题(其实,我在后期有些后悔这段时间看了真题,因为后期用真题模拟练习时,总感觉这一些似曾相识。
3.记忆
我一直很赞同也遵循着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个方法的。通过自己的总结和整理,对每一科都有了清晰的把握,剩下的就是重复记忆,形成惯性思维。
我是从8月10日左右开始背的,最开始我有些恐慌,那么多要记忆,听了学姐的建议把知识点分开,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看,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我对专业课的理解。这个时候就体现了自己做总结框架的重要性了,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一遍一遍……你会发现,进行第二遍比第一遍用的时间少、记得快,第三遍比第二遍用的时间少、记得快
这里,提个小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常将一些对自己而言比较难记的知识点比如: 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文学的文化意义、文学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人的审美活动的实现条件、文学的审美活动特点、经验与体验的联系与区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