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A、物体A所受支持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B发生了微小形变,从而对A产生了向上的弹力,故A错误;
B、对A分析可知,A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故A不受B的摩擦力,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对A物体受力分析,明确弹力产生原因;同时对水平方向分析,明确A相对B的运动或运动趋势,从而可知摩擦力的方向.
本题考查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要注意明确A相对B是静止的,二者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注意拉力是作用在B物体上的,对A没有影响. 6.【答案】B 【解析】 解:
A、0~1s内的平均速度为:B、0~1s内的加速度为:
,故A错误. ,故B正确.
C、1-2s内,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2s~4s内物体速度仍为正值,方向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由此可判定各个选项.
速度-时间图象要掌握其斜率的含义,知道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会通过面积计算物体的位移,但要注意图象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的位移为负值.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 【解答】 根据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
解:ABC、在0-t3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物体一直向右运动,物体t3在时刻离出发点最远,故ABC错误。
D、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知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
第6页,共11页
得,质点的初速度为-4m/s,加速度为4m/s2,
加速度。由此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
9.【答案】BD 【解析】
解: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故由h=
由v=gt得故选:B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
,故BD正确
可知
和v=gt可以判断速度与时间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公式的灵活运用 10.【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在位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交点表示相遇。 ①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②s-t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纵坐标相同代表两物体相遇; ③无论v-t图还是s-t图只能描绘直线运动。
【解答】
A.根据图象,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速度方向相反,是相向运动,故A正确;
B.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故B正确;
C.t=8s时有交点,表面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故C正确;
D.2s-6s,物体A位置坐标不变,保持静止,即停止了4s;故D错误; 故选ABC。
11.【答案】AC 【解析】
第7页,共11页
200N=20N,方向解:A、物体对地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FN=0.1×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为水平向左.故A正确,B错误;
C、合力大小F合=f+F=20+30=50N;方向向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f=μFN去求,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再根据力的合成方法可求得合力大小.
本题要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性质,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公式和方向的判定,从而确定合力大小. 12.【答案】CD 【解析】 【分析】
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质点的速度方向,判断质点的运动情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
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抓住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是分析的关键。 【解答】
A.x-t图象的斜率知 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做单向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路程,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故B错误;
C.在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故平均速度相等,C正确;
D.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CD。
13.【答案】(1)10; (2)200; (3)20 【解析】
【分析】
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结合弹力为零得出弹簧的原长,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以及弹簧长度为20cm时弹力的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在F=kx中,注意x是形变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解答】
解:(1)当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由图可知,L=10cm。 (2)根据胡克定律知,
(3)根据胡克定律得,
故答案为:(1)10 (2)200 (3)20。 14.【答案】匀加速直线;0.22;0.8 【解析】
。 。
第8页,共11页
解:从图中发现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且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之差相等,即△x=0.80cm,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计数点B、D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BD=
==0.22m/s
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之差相等,即△x=0.80c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0.8m/s2.
故答案为:(1)匀加速直线;(2)0.22;(3)0.8. 根据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变化判断小车的运动.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D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5.【答案】解:(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可得:a=-3m/s2 (2)汽车停车所需时间:
>
4=4m/s 。 故4s末的速度为v1=v0+at=16-3×
【解析】
本题为汽车刹车类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以及知道汽车刹车问题时,一定要判断汽车是否停止。
(1)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求得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根据速度公式判断汽车静止所需要的时间,则可正确分析刹车4s后的速度大小。
16.【答案】解:(1)根据H= gt2 得, t=
。
4m/s=40m/s。 (2)小球落地的速度v=gt=10×
2
= (3)小球在最后1s内下落的位移s= gt2- g(t-1)
m=35m。
答:(1)小球经过4s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为40m/s; (3)小球最后1s内下落的位移为35m。 【解析】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小球下落的时间。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小球落地的速度。
(3)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最后1s内下落的位移。
第9页,共11页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位移时间公式进行求解,基础题。
17.【答案】解:(1)当拉力F2=12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1与拉力F2,根据平衡条件得:f1=F2=12N
又f1=μN=μmg,得:μ= = =0.4
(2)由题意,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得摩擦力:f2=F1=8N
(3)14N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则:f3=f1=12N
答:(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8N.
(3)木箱在14.0N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2N. 【解析】
(1)当拉力F2=10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与拉力二力平衡,求出滑动摩擦力,由摩擦力公式f=μN求解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处于静止,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
(3)14N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求摩擦力时,一定区分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根据公式f=μN求解. 18.【答案】解:
(1)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根据速度关系得: 解得:t1=6 s 根据位移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2)B车刹车停止运动所用时间: 所发生位移:
此时:xA=v1 t0=80m
则:xA<x0+xB,可见此时A车并未追上B车,而是在B车停止后才追上 之后A车运动时间为:
故所求时间为:t=to+t2=16 s
答:(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为64m;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为16s。
【解析】
第10页,共11页
(1)两车速度相等时相遇前相距最大的临界条件,据此分析求解最大距离即可;
(2)根据位移关系分析A车追上B车所用时间;
掌握相遇前两车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和相遇的位移关系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较容易。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