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一分钟-语文-小学-李长荣-3708830140
《一分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包括《识字2》《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和《语文园地二》。本单元以学生学校内外的生活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在校园生活中寻找乐趣,促使他们热爱老师,珍惜时间,充满自信地学好各种本领。
《一分钟》讲的是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20分钟的事。课文描写了元元的心理活动“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当他遭遇红灯、赶不上公共汽车时的语言描写:“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最后,运用表情、动作的词“红着脸、低着头”体现他的后悔之情。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一步跟不上,步步受影响”。 本课要求认识“钟、零、闹、哈、欠、迟、叹、决、悔”9个生字,会写“欠、元、包、钟、叹、哈、迟、闹”8个生字。
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预设如下: 【教学目标】
1、凭借拼音读准“钟、零、闹、哈、欠、迟、叹、决、悔”这九个字音,注意“零”和“欠”在词语中的变调。借助熟字换偏旁、加偏旁或编儿歌等方法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欠、元、包、钟、哈、叹、迟、闹”八个生字,了解汉字书写规律。
2、学习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法了解“丁零零、叹气、后悔、哈欠”等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表情动作等方法读好元元说的话,并从中懂得时间的宝贵,从而珍惜时间。
4、抓住文中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一语言描写和“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一细节描写,反复朗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部分同学在学文后的续编故事中尝试学以致用。
5、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词语或名言、诗句,并在“对元元说什么”环节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零、钟、欠、背的读音,书写“哈、叹”,注意口在左边的特点变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表情动作等方法有感情地读好元元说的话。 难点:
抓住文中元元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体会元元的心情变化。从中懂得时间的宝贵,从而珍
惜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词语卡片、用于识字写字的磁力黑板块。 3.表演道具----“话筒”。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自然段 2、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词语或名言、诗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活动】
欣赏:《时间像小马车》歌曲,建立与课文的联系,目的是进行珍惜时间的渗透。 【教材解读】
课文共分为六个自然段。
第一段是讲闹钟响起时,元元的心理活动。
教学这一段的目标是“认识6个生字,读好心里想的句子”。
这一段中生字特别多,本课共要认识9个生字,这一段就有6个:零 、闹、钟、哈、欠、迟”。我是这样处理的,“丁零零”在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时,就强调“零”变调成一声,并且相机积累了“轰隆隆、哗啦啦”这样的拟声词,提醒学生留心积累。“闹钟”因为学生生活中常见,则让学生读准字音就行了。“哈欠”,则让学生做做动作来记住它。并且“闹和欠”,在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时,采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字形。主要是想借助语言环境认识这六个生字,了解意思,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用读表现元元当时懒洋洋不想起床的样子。
第二三四段讲的是元元晚期一分钟后,路上的遭遇。
教学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认识“叹、决,背”这几个字词,读好元元叹气的句子,体会元元的心情变化”。“叹”字通过字典的三种解释,让学生联系课文来明确文本中叹的意思。“背”是个多音字,采用的是通过了解意思来确定读音,决只是解决读音问题即可。元元两次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主要采用指名读——评价引导读的方法——自由练习,指名表演读——全体表演,让学生加上语气词“唉!”,加上动作和表情,反复读,体会出元元后悔、懊恼、着急、无奈的心理,这种形式,让学生读有目的,学有榜样,练有层次。
第五、六自然段讲的是元元迟到时的表现。
教学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认识“悔” 这个字,体会用上“红着脸、低着头”这两个词的好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读“红着脸、低着头”所在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元元的心情,同时让学生试着去掉这两个词,看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
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对元元说一句话或者续编故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兴趣。在说一句话时,为学生提供珍惜时间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用上一个词或一句名言劝劝元元。这样让课前布置的搜集珍惜时间的词语或句子落实到运用中,而不是为了搜集而搜集。在续编故事中主要是想让学生尝试运用“语言、表情、动作”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样通过多种活动让“分秒必争”的想法初步植入学生的心灵。对于新学年开始的低段学生来说,学习这样的文章,不仅习得语言,也能悟得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事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