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知识清单 类 内 容 型 1.《黄河颂》选自组诗《 》,诗作者 ,诗人、文学评论家。曲作者 。 文学 2.《最后一课》作者 国作家 。 常识 3.《土地的誓言》作者 ,作家,代表作小说《 》。 1.哺育( ) 2.高山之巅( ) 3.一泻万丈( ) ...4.万丈狂澜( ) .5.气pò( ) 6.zhuó( )流 7.pī( )开 8.屏zhàng( ) 9.督学( ) 10.哽住( ) 11.气氛( ) 12....懊悔( ) .字音 字形 13.钥匙( )( ) 14.字帖( ) 15.惩罚( ) ....16.踱来踱去( ) 17.祈dǎo( ) .18.wǎn( )转 19.chà( )异 20.hǎo( )叟 21.镐头( ) 22.亘古( ) 23.田垄( ) 24.挚痛....( ) 25.污秽( ) 26.碾( ) 27.蚱蜢( ) 28.端木蕻良( ) ....29.háo( )鸣 30.怪dàn( ) 31.lán( )语 32.默qì( ) 1
33.泛làn( ) 34.shēn yín( )( ) 35.高liáng( ) 36.埋zàng( ) 37.土rǎng( ) 38.jiāng( )液 39.斑lán( ) 1.惊涛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掀起万丈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2.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3.画眉在树林边 [(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地唱歌。 4.韩麦尔先生呢, (来回慢步行走),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 )的热爱。 词语 5.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理解 6.我常常感到它在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着一种热情。 7.原野上 (荒诞离奇;古怪)的狂风。 8.在那亘古( )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9.在热情的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里它们彼此呼唤着。 1.《黄河颂》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儿女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文章 2.《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的主旨 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塑造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争取祖国解放的坚定信2
念,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民对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家园的眷恋之情,发出了誓死为家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 《黄河颂》 1.感情强烈,风格豪迈。2.巧用修辞,气势磅礴。 写作 《最后一课》 1.巧妙的叙述角度。2.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 特点 《土地的誓1.呼告手法的运用。2.语言凝练,饱含深情。3.寄情于物,言》 波澜起伏。 答案:
文学常识 1.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 冼星海 2.法 都德 3.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 字音字形 1.bǔ 2.diān 3.xiè 4.lán 5.魄 6.浊 7.劈 8.障 9.dū 10.gěng 11.fēn 12.ào 13.yào shi 14.tiě 15.chéng 16.duó 17.祷 18.婉 19.诧 20.郝 21.gǎo 22.gèn 23.lǒng 24.zhì 25.huì 26.niǎn 27.zhà 28.hóng 29.嗥 30.诞 31.谰 32.契 33.滥 34.呻 吟 35.粱 36.葬 37.壤 38.浆 39.斓 词语理解 3
1.澎湃 狂澜 2.江河水流迅速 3.婉转 4.踱来踱去 5.诚恳而深切 6.泛滥 7.怪诞 8.远古 9.默契
跟踪训练
一、阅读《最后一课》第20段至结尾,回答问题。
1.对“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表达的小弗郎士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
B.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望鸽子用法语唱歌。
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鸽子。
4
2.对“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声和号声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B.钟声和号声听得这样清晰,表明小弗郎士一直是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
C.钟声和号声标志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使韩麦尔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激愤。
D.钟声和号声为下文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中心思想的升华做了巧妙的烘托和铺垫。
3.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失去祖国的悲愤、痛苦的心情。
B.小弗郎士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C.小弗郎士觉得他不仅是一位法语老师,还是一位爱国志士。 D.上了一上午课,脸色自然有些惨白,韩麦尔先生从座位上站起,自然显得高大了许多。
4.对“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韩麦尔先生失去了教法语的工作。从此要另谋生路,艰难度日。 B.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已到了难以言状的程度。 C.这句话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
D.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无比的凄苦愤懑。
5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