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B.两大部类的协调发展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资本价值的实现 37.资本的本质是 ( )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货币
38.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除了资本周转的时间,还包括 ( )
A.资本流通速度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C.商品流通速度 D.资本家和工人的积极性
39.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 ( )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4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
A.工人的劳动所得 B.工人创造产品的价值 C.工人生产的利润 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41.资本家掩盖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是通过 ( )
A.增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来实现 B.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来实现
C.提高个人工资来实现 D.提高平均利润率来实现 42.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产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 ( )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43.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自动化使工厂变成了无人工厂,这说明 ( )
A.工人不再受资本家剥削 B.科学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资本运动的矛盾
C.没有改变剩余价值剥削实质 D.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
44.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 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4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包括的主要阶段依次是 ( ) A.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B.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
C.购买、加工、生产和消费 D.危机、复苏、萧条和振兴
4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 C.具有周期性 D.经历四个阶段
47.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其进步性表现在 ( )
A.完全消除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B.经济要求自由政治要求民主
C.不再有剥削和压迫 D.广大人民利益得到保障
48.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实质是 ( )
A.权力实现了最佳的结合 B.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的权力
C.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D.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利益分化
49.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表明 ( )
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50.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
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这说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 ( )
A.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B.最合理的意识形态
C.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体现 D.是不能够改变的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而形成的是 ( )
A.金融资本 B.垄断资本 C.垄断价格 D.垄断利润
2.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称为 ( )
A.生产集中 B.资本集中 C.劳动集中 D.价值集中
3.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集团称为( )
A.资本财团 B.企业董事会 C.金融寡头 D.经济巨头
4.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 ( )
A.借贷资本输出 B.私人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输出 D.商品资本输出
5.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 ( )
A.国际康采恩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托拉斯 D.洛克菲勒财团
6.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 )
A.金融寡头的出现 B.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C.康采恩和托拉斯的出现 D.垄断同盟的兴起 7.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 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 A.工业资本 B.信贷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9.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经济特征是 ( )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的实施
C.垄断占据经济生活的统治地位 D.殖民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