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执教者 所属教材目录 中学序曲 赵晓慧 课时 1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题(人教版2016) 《中学序曲》,是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的第一节,本框内容共分两目,主要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验学习、感悟提升。第一目“新的起点”。主要学习内容是了解中学和小学相比,无论在同学、教材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带给七年级新生带来新分析 鲜感的同时可能也会使学生感到一些疑虑,本目旨在让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珍惜新起点,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学习第二目“成长的礼物”使学生认识到新的学习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激发自身潜能,涵养品格,丰富自己的知识重新塑造一个完美的我。 我校七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村孩子,比较朴实,而且,步入中学的大门,一学情下子面对这么多新老师、新科目、新环境,对学校和老师还不是十分了解,正处在分析 观察、磨合的过程中。同时,农村孩子的知识面较窄,基础薄弱,脱离了老师的看护,处处都要自立,渴望认真学习得到新学校新教师的了解、赞许和同学的认可。 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3、明确在新的阶段,中学生如何把握中学时代? 掌握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新的阶段,中学生如何把握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首先,以探究的形式学习第一目“新的起点”。因为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中学和小学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带给七年级新生带来新鲜感,让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珍惜新起点。其次,以活动课的形式,学习第二目“成长的礼物”因为在进入中学最初的阶段,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能否适应中学生活的问题。而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迅速地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也许历时三年也未能建立起来。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情景导入(2分钟) 教师活动 同学们,大家好!祝贺大家升入初中,欢迎大家来到位伯镇中学学习。 从开学到今天,同学在中学已经度过了一周的时间,对我们这个学校和班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来说说《中学序曲》(板书课题) 首先,请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学生朗读) 学习1、理解新起点、大礼包的内容。 (2分2、掌握中学时代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钟) 3、明确在新的阶段,中学生如何把握中学时代? 学生初了解学习步了解目标 本课知 识 学习新课(30分钟) 进入中学后,同学们都感受到中学和小学相比,有很多不同。到底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来找找 (探究活动一)《校园生活》图片 并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1、同学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教学楼、同学们在打篮球、音乐汇演............. 2、你觉得初中生活怎么样。很棒!丰富多彩。 3、你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打算? 我希望我的初中生活生活能看更多的书,能唱更好听的歌曲,运动会上拿奖......... (多媒体提示) 校园环境方面:宽阔的操场、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整齐的教室 学习内容方面:课程增加、内容更深、难度更大、范围更广 学习方法方面:进度更快、更加强调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更培养学加注重自觉 生会做学生管理方面:要求更高、更加靠自觉、自主管理 学习能(教师提问)面对这些新变化,你的心理有什么想法? 分组讨论 力 成为中学生的自豪、快乐,对学习任务的担心等,教师要予以思考回答 锻炼学肯定和理解,引导到快乐和珍惜上来。 生表达要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新的起点!(教师过渡) 能力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你发现了那些新鲜事、 感人事请大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新鲜事: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新的板报内容....... 感人事:看到一名学生主动将仍在校园里的废纸拾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一名学生主动将正在咆哮的水管拧住。 2.对于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回答) 一切都是新的 ? 新的名字-----中学生! ? 新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样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 ? 新的起点 教师总结: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阅读课本钱学森的故事。思考为什么中学教育在他的人生道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回答) 知识上 做人上 教师总结 中学时代对我们成长的作用?(重要性)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历程。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3)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二 成长的礼物 1、新的阶段,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对自己有新的期待,你期待中学时代接到什么样的大礼包呢? 2、要想真正把礼物收入囊中就必须付诸于行动:你打算怎么做? 3、由张帆的故事思考中学生如何把握中学时代?(学生讨论) ? 张帆进入初中后遇到了这样一位语文老师,该老师并不怎么讲课本知识,而是强调课外知识阅读和写作。很不适应,在第一次测试时考试成绩也不理想,现在她很着急,不知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张帆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她把握好中学时代呢? 例如: (1)希望获得探索更多的知识,希望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越来越坚强.......( 2)多读书、上课钻心听讲、不懂就问........ 教师总结: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5)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观看视频《告别小学,拥抱初一》 鼓励学合作思考 中学时代,我们将会有哪些收获呢? 生相互探究教师总结 参与活动 帮助,对(8分(1)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学生进钟) 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行爱的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感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2)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 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 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本节课我们一起拉开了中学的序幕探讨到了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见证着一课堂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历程。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小结 情感渗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总结回顾 (2分透 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多种钟) 机会。在新的环境中,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学以致用: 1.进入中学后,你可能遇到的新鲜事是( A ) ①更多新同学,新老师 ②学习更多的科目 ③宽阔美丽的校园 ④看到以前从未见过的实验室,图书馆,天文台等 教育,教会学生方法引领学生思考使情感的到升华。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2、你认为中学时代最值得我们珍爱、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原因是( ACD ) A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B 中学时代只是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世界。 C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阶段。 布置D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作业 3.中学生活作为我们的新起点,说法正确的是( ABD ) (3分A 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新的可能 钟) B 中学生活有着新的目标要求 C 开始中学生活,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学习老师、家长的经验 D 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挑战 4. 步入初中,我们走进了新的学习环境。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我们应做好哪些心理上的准备( C ) ①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②为创建优秀班集体发挥所长 ③回避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 ④培养自主的学习习惯 ⑤积极与教师交流思想,得到教师的指导 ⑥以热情的态度与同学们友好相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新起点 板书中学序曲 设计 成长的礼物 教学本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设计和资料支持,注意从生活层面引导学生感受反思 身边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感性材料入手,注重学生体验和感受,避免按社会领域简单介绍。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对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在本堂课中,学生的情绪一直兴奋,消除了他们对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的恐惧感,让学生能根据教师设计思路,大胆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预先的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中也有好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出现措词不准确,错读、误读等情况,虽然当堂进行了及时纠错,但这些都是基本功,这些问题都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力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