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库
典型 重再现,写实,塑造人物形象 意境 重表现,抒情,创造景物意象 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
“意境”特点:
1、 “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在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思想中,理性与感性、精神与物质、形而上与形而下,从来都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二者总是在不同层次上处于高度的统一之中。虚与实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对构成审美对象的两大要素的区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象、神与形等等,大体上讲,前者为虚,后者为实。意境的实部分存在于画面、文字、乐曲及想象的意象之中;虚的部分,即意境之重要或本质的部分存在于想象和感悟之中。
2、 “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中国传统关系与艺术理论,从来就是追求一种“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
3、“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追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的审美趣味,而非“错采镂金,雕缋满眼”。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 中国传统美学 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 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
中国传统美学体系博大精深,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何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初具规模,在其后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两者相互对立又补充,共同组成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干。后来崛起的禅宗美学和前两者相通又有截然不同的独特之处。三大体系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中国艺术的发展。
儒: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浓厚,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功利主义倾向较为明显。入世。 道:崇尚自由之道,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具有鲜明的超功利倾向。出世。
禅:主张心是世界的本原,一切法皆由心生,高扬心的地位和作用。境由心生,而心是空寂的,所以由心所显现的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虚幻不实。禅的最高境界与审美境界是相通的。遁世。
无论是庄、禅、易,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中国哲学思想的道路不是由认识、道德到宗教,而是由它们到审美。
--
36
西方传统美学 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 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 精选文库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天道 人道 宇宙的根本问题,即本体论、宇宙观自然观 人生根本问题,即人生哲学:道德的起源和标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儒重人道,道重天道,释“即心即佛”相似于道的概念。 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学说:人与人和谐统一 人性即是天道,道德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协调, 包括人与万物的一体性,还包括人与人的一体性。 道即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而后者强调“主客分立”。
“道”的概念: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是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本原。中国艺术具有强烈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物质的气被精神化、生命化,这可以说是中国“气论”的本质特征。
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原,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一方面,中国美学十分重视养气,主张艺术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气”是对艺术家生理心理因素与创造能力的总概括。另一方面,又要求将艺术家主观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结合起来,使得“气” 成为艺术作品内在精神与艺术生命的标志。
“气韵”范畴极富民族特色,指的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该范畴孕育于哲学中重视“气”和音乐中讲究“韵”的汉代,成熟于各门类艺术推崇生动表现事物气韵之美的魏晋南北朝。“气韵生动”已经成为中国画创作的总原则,相当深刻地反 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色。气是生命之动力,韵是生命之风采,动为气之核心,情为韵之根本。元代从尚气到尚韵。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中国传统艺术外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生命化推向彻底的形式化。 乐舞精神抽象化的最终形态是线,线实际上是对乐舞精神的一种造型(彭吉象的病句)。例如:中国戏剧结构线性美,西方板块美。
道的精神,气的生命,舞的形态,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整体结构。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艺为心之表、心为物之君,主张心乐一元、心物一元,一贯强调审美主客体的相融合一,一贯认为文学艺术之美在于情景、心物、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具有精神性、生命性、主体性、表现性的特色。艺术情感的节制和规范,以理节情;以情融理,由直觉而到顿悟。 这种主体性决定了人品和艺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把人品归为胸襟,将人品在作品之体现比为人之耳目。世风污浊之时艺术家只能向狂放和清逸两极发展,前者不平则鸣,后者与世无争。
--
37
精选文库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重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了以“悟”为核心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思维方式。“悟”衍生出“顿悟”、“妙悟”等一系列相关范畴。
钱钟书:悟是一种最自由的精神活动状态,是一种体验有得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有“悟性”。 澄怀味象,庄子“坐忘”、“心斋”达到悟的境界。佛教“顿悟说”,强调通过非理性的直觉体验和跳跃式的思维方式达到瞬间性的顿悟,实现物我两忘、本心清静。禅的本意就是沉思。禅宗顿悟说和审美活动的相通之处:①以亲身体验为主,具有主观随意性。②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艺术家与艺术匠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以道驭技,而后者是有技无道。通过悟消除了心和物的距离,手和物的距离,技升华为道。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主张“中和为美”。“和”与“中”这两个概念,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和”是指事物的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是矛盾各方统一的实现;“中”则是指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正确原则和方法,是实现这种统一的途径与标准。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和”是指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和”与“同”概念不同,“同”只是把同类的、没有差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多样统一;而“和”则是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追求多样的统一。因此,避免重复雷同,求异求变,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艺术思维特点的体现。与多样统一相比,对立统一更接近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表明中国古人对“和”的本质认识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对立统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具有特色的朴素辩证思维观,产生出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学以对立统一的形式出现的许多范畴,如“刚柔”、“虚实”、“动静”、“形神”、“文质”、“情理”、“情景”、“意象”、“意境”等等,其中,偏于精神性的一面,更多地在矛盾统一中处于主导地位。
“中”的本意是提倡一种正确的道德,一种正确的理性。“中”就是要不走极端,求得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一贯把正确的伦理、理性作为前提,把真与善作为前提,追求“质正得中”,中则必正,正则必中。在情与理的关系上,强调“以中为节”,做到情与理的统一;艺术的感官娱悦功能和“温柔敦厚”的感染教化功能并重。“中”需要“权衡”,把握“度”,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
总而言之,这种“和”的境界,在儒家来说更多地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主张情与理的统一;在道家来说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心与物的统一;在禅宗来说更多地强调人与人心的和谐,追求心灵的澄净,“即心即佛”。这样的“和”贯通天地人文。“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显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是一种审美的境界,是真善美统一的境界。
-- 38
精选文库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首先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①作品本身(鉴赏主体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②读者的赋予(鉴赏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 (历史发展角度) 与水平接受 ( 同时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 等。文学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史,是读者接受作品与作品在读者中产生影响的历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
姚思:期待视野。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注意:①读者的审美期待和作品之间应当有适当的审美距离,一方面出乎意料使读者获得新的体验,拓展和丰富新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不能过分超前,使读者的期待视野处于绝对陌生的状态②期待视野不同使读者对作品的需求和好恶不同。
伊塞尔: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文本(text)的未定性,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式和本文观点,同时出发读者的想象活动。文本存在“召唤结构”,当读者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想象置入文本,空白得以填充,文本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文学作品的是审美价值得到体现。
接受美学的流派:
德国瑙曼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出发,认为接受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艺术消费。 美国读者反映批评学派,意义或理解是阅读的最终结果,阅读活动就是读者在阅读中不断体验和反应的过程,费希把这种反应或体验称为“意义经验,”读者的反应批评就是对这种意义经验的分析。
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兴起,接受美学以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为理论基础。雅克·拉康解构主义精神分析论。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3、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鉴赏主体可以在审美的再创造活动(也是在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作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愉悦。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审美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水平,鉴赏者个体的审美能力更是需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 39
精选文库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1、 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
2、 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
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 3、 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4、 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5、 美育与艺术教育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
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重视培养提高鉴赏者个体和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力。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其一,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多样性: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样性。鉴赏主体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职业、环境、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不同的门类、体裁、样式,层次、题材、风格。同一个人的鉴赏要求也会是多样的、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生活阅历的变化,逐渐改变艺术鉴赏的趣味和要求。一致性:同一时代、民族的鉴赏者常常表现出某种一致的审美倾向。多样性和一致性普遍存在,一致性正是寓于多样性之中。
其二,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所谓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与欣赏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与观众的文化层次和美学修养有关,也经常带有时代与民族的共同特色。所谓鉴赏心理的变异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得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变化。事实上,追求多样变化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趋向之一。好奇心和求知欲催发着鉴赏者审美心理的变异,而各种文艺思潮的更迭变易和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又总是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理想。 保守性和变异性客观存在,表现为鉴赏主体审美经验期待视野中,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对立统一。要求艺术家既要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又要尊重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和接受水平,使艺术创作真正满足鉴赏的需要,并在艺术鉴赏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注意:心理过程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注意的指向性其实是一种选择性,把需要感知和认识的事物从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把主体的全部心理要素集中到所选择的事物之上。在艺术鉴赏中,就是把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要素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艺术作品,并且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注意稳定性。心理学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艺术鉴赏活动中多采用有意注意。为发挥注意在艺术鉴赏中的作用一方面需要鉴赏主体自觉地意识活动,另一方面需要艺术家运用悬念、巧合、误会、冲突等多种艺术手法和新颖的艺术构思来调动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