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信息化手段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 问题的提出
当前英语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涉外企业对具有良好英语听说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2009年,我国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听说能力已成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需要重点培养的关键技能。 但我国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弱,难以满足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主要是由于:⑴高职英语教学形式枯燥、环境单一、硬件落后,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⑵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信心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被大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有效解决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⑴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辅助教师创建各类英语实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⑵趣味性强,学生易于接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自信心。 目前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如何将不同类型信息化手段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有效融合,并探讨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策略,是本课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2 课题界定
“信息化手段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性研究”是指:针对我国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利用问卷法对不同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并通过对比法分析研究相关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性,设计能有效提升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信息化教学方案与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整合;⑵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带来的变革与影响(Alesandrini, K. & Larson, L. ,2002)。从研究发展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再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和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朱广艳,2003)。 在国内,随着信息化教学在教育理念中的渗透和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的顺利开展,学者们纷纷对高职信息化教学展开研究与实践。其中对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三类:⑴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听说学习现状调查,如陈党伟(2011)对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学习需求、训练途径、学习途径进行调查分析;⑵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如黄洁、冯诗根(2013)研究如何让信息化技术走进课堂,设计不同情境的英语听说交际任务;⑶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如闫丹(2014)依据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假说等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听说课的互动式立体化教学模式。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现有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⑴现有研究缺乏实证性,未深入探讨各类型信息化手段的实施与提升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相关性;⑵现有研究较抽象、宽泛,未提及将何种具体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及其教学效果如何,无法为从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老师提供实际的指导与借鉴。本课题将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为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表现在:
⑴促进信息化手段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融合,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提供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新的理论方法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⑵整合现有信息化手段,为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教师选择最优的信息化手段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促进教育信息化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更加全面、深入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2.1课题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语言输入假说:
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显然,多媒体技术、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特性与功能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
⑵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发展等方面,使学生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因而,信息化手段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相融合,使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⑶ “语言输入假说”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并根据上下文和情景去理解其意思,从而习得更多语言。信息化手段能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英语听说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听说练习,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2 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
⑴分析信息化教学手段对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⑵构建能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实现自主学习的信息化环境; ⑶总结改善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模式。 2.3 研究内容
本课题探讨信息化手段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性,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⑴调研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其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⑵研究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⑶研究并设计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4 研究假设
大量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表明,信息化手段在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场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本课题中,我们假设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结合教学,研究不同信息化手段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实际效果,并对相关有效性开展理论分析和研究。 2.5 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有:
⑴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科学方法,探索合适的、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帮助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提升英语听说能力, 促进信息化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 ⑵关注具体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展高职公共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研究,为教育信息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提供借鉴与实证依据。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3.1 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为研究方法,对信息化手段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性开展理论研究;以此为基础探讨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信息化手段的实际应用策略。借鉴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遵循理论研究—调查问卷—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模式构建—总结实践的研究路线。 3.2 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⑴文献资料法:搜集、研究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手段与高职英语教学相融合的相关文献,筛选有效和权威信息,使本课题的研究方向更明确、方法更科学; ⑵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总体,抽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本,采用集中调查法组织研究对象填写问卷进行研究; ⑶比较法:对于具有不同英语听说水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比较分析他们在听说教学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手段有何差异及其效果;
⑷经验总结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素材,探寻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⑸行动研究法:在教学环境中,综合运用以上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3.3 技术路线
本课题技术路线的实施方案为:
⑴调研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其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由于不用类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设计思想、使用方法不同,其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的实际效果必然存在差异。而现有研究并未对此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难以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对现有的英语听说信息化教学手段,例如网络媒体工具、移动教学助手App、英语听说训练软件、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等,进行系统化的调研并将其分类。调查并归纳各类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使用环境与应用情况。 ⑵研究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在教学实施中,将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对不同分组的学生应用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设计调查问卷,对分组学生在英语听说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效果进行调研。
最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不同信息化教学软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从实际数据上验证信息化手段与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性。
⑶研究并设计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不同类型信息化手段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差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结合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寻找不同信息化教学手段之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研究并探讨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应用策略,为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3.4 实施步骤
⑴2016.5—2016.8:收集资料,展开讨论,形成研究思路,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落实分工。 ⑵2016.8—2017.3:有计划地进行问卷调查、教学研究,梳理研究问题,积累教学资料,定期组织课题研讨工作。其间进行中期评估,形成阶段性工作成果。
⑶2017.3—2017.10:分析课题实施过程,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总结研究成果。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