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结题报告
佛山市禅城区东方村尾学校 ( 2015年 11 月 30 日)
摘要
德育的实效性不高, 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 是德育低效的主 要原因之一。 德是美的内核,美是德的表象 。如何“创新德育工作观 念、内容和方法” ,构建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 生活化、常态化 德育体 系,使中小学生喜欢德育 ,是我校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我校近几年开展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研 究,就是试图通过构建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营造美的环境、塑 造美的教师、练就美的领导、培育美的学生六个方面, 丰富德育的内 容,创新德育的形式, 探索德育过程美育化的途径和方法, 建构 美在 其中的生活化、常态化的德育体系 ,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全校师生“美的意识”初步树立,校园“美的文化”有所积淀,师生 的精神风貌阳光向上 。
实践证明, 即使在一所民办学校中也是可以塑造 “美的机体和精 神”的,只要举办者和管理团队、教师队伍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务 实勤勉的教育精神,和美好的教育理想。 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
(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 2050 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 家。从现在算起未来 50 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 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 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 ,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二)进城务工人子女也需要 “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接受美好东西的滋润。
我校地处佛山市禅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开发区,经济、文化、 教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由于社会、 家庭各方面的原因所致,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缺少美的事物光 顾。我们是抱着一种 对务
1
工人子女恻隐之心的爱的情结 提出“以美 养德,以美育人”,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使我们的学生也能感 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并且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 养美的人。
(三)今天研究和实施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 具有深刻的 现实 意义:
宏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人文精神缺失 的 严重问题。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美学家席勒, 从美育的独特视角对 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 在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尖锐 地批判了所谓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和艺术低俗的弊端。他说: “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治之下。 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 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 一切天才都要拜倒 在它的脚下” 。席勒的这种批判是非常深刻和具有 普适性 的,即便 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当代中国,以居安思危 的眼光来看, 是繁荣现象下隐患四伏的社 会,物质文明虽然一派繁荣,但精神世界却十分荒废空虚。在这个物 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我们时时刻刻能体味到我们的 思想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自私、虚 伪、冷漠、腐败等等在一点点侵蚀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灵 魂。
正因为如此, 党和国家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而佛山市禅城区规划的“强中心”发 展战略, 要求中小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把德育工作置于区 域和学校教育工作的 首位,关注学生的 核心素养 ,提高育人质量,努 力满足人民群众对 高质量、多样化 的基础教育的现实要求。
作为一所面向务工子女的草根民办学校,顺应大势,风正扬帆, 把自己的学校搞好, 把自己的小环境搞好, 通过不懈的努力营造一所 民办学校“美的机体和精神” ,为“美的社会建设”尽一点点绵薄之 力,当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二、关于这项研究的现状、依据、概念的界定和意义、特点
(一)现状趋势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八个字是教育美学精神的一种概括。
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出现了一 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如青年学者叶学良在
1989 年撰写了
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学专著 —— 《教育美学》;江西师范大学的何 齐宗在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美学的中心问题 ——“教育美 ” 进行了一
2
定程度的探讨;还有《教育美学导论》 (钟以俊、焦凤君、 1991)、《教育美学》(崔光审、林逢祺、 2000)等和一些分学科的美 学专著,如《课堂美学初探》 (周继尧、 1989)等等。但是来自鲜活 实践的行为研究比较欠缺。本课题试图 紧密结合民办中小学的特点 , 侧重在常态的教育教学 行为实践中怎样进行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 的研究。
(二)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 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 出“美育取代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 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 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 事业,把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 1999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 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 况,将 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这是党和国家最高层用红头文 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从国家发展战略的 层面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 和政策的支撑。
(三)概念界定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简单说就是用美涵养人的道德品格,用 美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 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 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 \以美养德 \的内涵之列。“以美育人”,即 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 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四)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从美的意识培育入手,紧密依托学校教育教学的 常态生活, 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构建我校“以美养德, 以美育人”的德育机制,实现我校“孝、善、真、美”的育人目标, 形成我校以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特色。
(五)课题特点 本课题旨在培养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 特殊功能,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课 外活动、校园文化中自觉地渗透美育,使欣赏美、喜欢美、创造美 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格,内化在师生的血液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