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转轨”综述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描绘出“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1]《中国制造2025》必然会为职业教育增添新的发展动力,职业教育也将迎来服务制造业转轨升级的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问题与“转轨”的具体策略进行综述,作为笔者《“工业4.0”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转型审视》(刊于《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年第1期:P48-51)一文的续篇。
一、目标定位的“转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经历了技术型、技能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演变历程(见下页表1)。[2]当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办学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带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教育色彩,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仅满足于“一技之长”的培养,热衷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现代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应该仅定位于技能型人才中的较低层次,而是更多地定位于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
才之间的具有技术倾向的技能型中高层次人才群体,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基础能力的建设、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绿色制造等制造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助推我国制造业转轨升级的人力与智力源泉。制造业转轨升级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对象、质量、方法、途径、时空等诸多方面都要有所变革与重构。[3]人才在生产制造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高智能设备和系统的维护者。产业及产业关系需要在生产方式或组织体系层面重新定义,“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渴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思维及跨产业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要赋予原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以新内涵:创新型与复合型。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技术领域的内涵提升要求、岗位迁移能力要求,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职业人、未来人、发展人,体现育人的融合性、跨界性。
二、素养融合培养的“转轨”――融合“工匠精神”培养 当前中国产业发展,需要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中国制造领域“优质制造”
缺失,其所折射的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培养的缺失。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技能至上”的现象,“职业性”倾向明显,教学重心在于“固化技能内容”的学习,过分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生命个体势必缺失不断自我发展和创新的后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及职业变动的需要,学生职业精神个体也无以通过赋予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能力而提升人生境界。[4][5] 其实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本质内涵不仅包括技能、动手能力(Skills Education)的培养,还包括人文修养、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教育。[6]中等职业教育在强调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未来职业人的生命价值,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岗位上不断学习的能力、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的能力、生产中创新的能力)的培养,加强“技术技能”与“人文”的融合,养成学生良好的“工匠精神”,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坚持传承和钻研、专注和坚守,缔造“中国精良制造”。 央视推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所弘扬的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只有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才能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智能制造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要求:“既有虚拟世界中的产品设计、规划,又包含了现实世界中的生产、物流。这种新型的生产模式不仅要求员工对日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