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改善现代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而近年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无论在高考中还是平时的考试、训练中,该类型题目的得分率普遍偏低,学生对其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从语文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这种状况的造成主要与有些语文老师的认识不到位、方法不得当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一、不少语文教师对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相较于文言文,现代文浅显易懂,学生一看就能大致明白,因此不少语文教师尤为注重文言文教学而相对降低了对现代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写作能力的训练,认为“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写”。殊不知文言文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是以现代文阅读为基础的。不阅读大量的现代文,缺乏现代文阅读的知识和能力,其文言文阅读也难以进行,其作文水平也难以提高。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各方面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均有重要意义。
二、一些语文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毋庸讳言,整体来看,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封闭式
的教科书教学,是“应试教育”。在这种语境下,学生的阅读行为多是被动的,阅读目的带有极大的功利性,他们很难从中体味到语言的魅力,也非常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观,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还在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让学生在现代文文本阅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式缺乏活力。目前的现代文课堂教学,很多老师习惯使用轻驾就熟的“注入式”、“四部曲”等传统教学模式,喜欢使用一成不变的“讲读法”。教师在台上有头有脑地讲,讲得深、讲得透,却忽视了学生参与和探讨的积极性,也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指导。这种重讲读轻思考、重分析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感悟熏陶的程式化的教育模式,使得现代文阅读教学变得毫无生机。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语文教学所必需的激情和创造力,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很难提高。 以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在目前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它是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几个重要因素,也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理论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学也需要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笔者在这方面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对目前的现代文阅读教
学有所裨益。
首先,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博”而“精”。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时,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所需阅读素材,以突出重点、凸显效果。在阅读材料的内容方面,我们既要努力选择不同类型题材的作品,又要强调三个面向:(一)面向名家。多选择冰心、李健吾、苏叔阳、周国平、冯骥才、韩少功、季羡林、余秋雨等各富创作特色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和文人的作品。(二)面向生活。多选择与学生的年龄、阅历、认识、情感、心理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现当代作品,多选择具有时代气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接近的现当代作品,多选择与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思潮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现当代作品。(三)面向人文。多选择表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深入揭示中国精神和“中国人”思想性格的现当代文学精品。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阅读材料体裁的广泛性,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不同文体的特性和表达方法,有时还需要依据训练学生不同写作技法的需要。需指出的是,语文教师在注重选择面的广度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选择篇目的精度,毕竟学生用来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语文教师精选的阅读材料要有某些方面的典型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此外,语文教师在选“好文”的基础上还要精心研究,为“好文”设计“好题”和“好答案”,以求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其次,现代文阅读教学方式要“活”。《语文课程标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