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民俗学课程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民俗学课程笔记(万建中)

一、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一级学科是社会学,(学科体制,教育部的教育委员会)。社会学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我国学科的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社会学上面是法学,硕博是法学。研究下层的、民众的学问。民俗学研究:田野作业法(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是平等的。多样化)二、民俗文化活动 民俗节日不需要外力推动。(中秋节)三、民俗文化属于下层文化。是处在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中的底层,起着基石的作用,也是最稳固的一种文化,有强烈的惯性。一个民族最稳固的变化,具有一种传承的惯性节是一种非常时刻,具有难以通过的含义。中秋节的来历?什么是“节”?民俗文化是重复的,使得我们的生活有规律,可预见。1.“节”=约定俗成?2.节外生枝。(中西方饮食的差异。)植物都有“节”。3.时间的分类。平常时间和和非常时间。非常时间就是“节”。“非常”就是不吉利、很凶恶的时间。所以叫“过节”。传统节日都是单数。4.中秋节的特殊性。

文化是平等的,是没有差异的。文化并不等同于文字。 文化分类为上层、下层。民俗文化属于下层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中的基石,所有精英文化都建立于底层文化。 底层文化是最稳固的文化,不容易发生变化。民俗具有流传的惯性。 解释文化和身边的生活,生活的意义,民俗文化的重复性,带来生活的规律、节奏和可预见性。 “节”约定俗成的日子和时间。 节日的非常,指不吉,最难通过的时日,所以叫过节。自古节日的时间多是单数,是非常不吉利的时间。

“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循环往复。月圆月缺,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与生命的永恒相一致。中秋节抒发的是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吃月饼,实际上,享受的是美好。为什么中秋节有送月饼的习俗:因为送月饼,象征送美好。生命的永恒。(砍伐桂树的吴刚、捣药的玉兔)——古人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永恒的生命观。中秋抒发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圆圆满满,团团圆圆。这就是为什么说“节”有一种生活意义。

如何顺利地过节?一是行为上的小心翼翼,通过自我行为的约束来通过这个“节”,就是禁忌。“禁忌”是什么?(洪水来了不回头?《猎人海力布》——“魔物”或者宝物的使用都是有禁忌的。为什么会变成石头?石头是誓言、承诺的象征。很多少数民族向石头发誓。)禁忌: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就会受到惩罚。常识与禁忌:受到的惩罚不一样。违反常识受到的惩罚是现实中的一般的惩罚,而违背禁忌受到的惩罚来自于精神、心理层面的,而不是实际、肉体上的惩罚。所以这种规范才是值得探讨的。(孕妇的禁忌: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

上世界80年代:美学。美就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 民俗与风俗的区别:相对的。(采用相对主义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因为这门课研究的是文化。文化本身是多样性的、有差异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譬如七夕。生活就是一切。专家不能决定老百姓的意愿。

只有中秋是特别的——抒发团圆美好的愿望。桂树砍了又长,长了又砍,生生不息。玉兔捣药——长生不老药。送月饼——送美好。如何过节?约束自我行为,安全渡过凶恶的节日——遵守禁忌。《猎人海力布》龙宫三天,人间三年or三十年。凡是魔物(宝物)的使用都是有禁忌的。石头——是誓言的象征,是沉默的。违反禁忌的惩罚——心理上的、精神上的惩罚,带有玄幻色彩,非实际的。《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生活是重复、模仿,你

1

所经历的苦难别人都经历过,不是独一无二的。美就是生活。存在的意义就是存在本身。 中秋,源于天体崇拜。中秋的神话是先民对生命的执着,中秋节抒发的是最为美好的情感。 过节的禁忌,对自我行为的约束。 非常之物大多有禁忌。 民间的大量变石传说。石头,象征誓言、承诺。 常识和禁忌之间的差别,打破禁忌受到的惩罚,来自于精神和心理层面,基于这一点本质上的差别,禁忌才成为一种文化的体现。 在少数民族地区,唱歌,本身是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纯粹的抒发。 生活就是重复和模仿。 美学,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就是生活。生存的意义在于生存本身。文化是相对而言,具有差异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生活本身对于文化对于文化具有决定权。

理解他人的理解。而非纠正、指导和评判。【纳西族的走婚。(男阿注携带松子、油炒糯米饭、小弯刀);汉民族中“家”的概念。】民俗与风俗的区别: 植物性格:含蓄,内向,安土重迁,固本守己。 动物性格:外向、奔放、征服,弱肉强食。@饮食透露出民族文化性格的信息。 中国人将食物分为生和熟,生食和熟食;将人也分为生人和熟人。 中国人的吃穿用,皆取自于植物,中国人对植物的亲近感。治病用草药,纯棉的衣物,盖房子用木头,建筑系叫做土木工程系。饮食的器具筷子。(对“筷”“子”的解释【在民俗学中叫做讨口彩】——观念在文化和个人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民俗包含了主体民和俗两个部分。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文化差异,汉民族的“家”观念。 民俗、风俗—— 民俗包含了民和俗两个部分,民既是创造‘俗’的主体,俗既是现象的本身。 民俗事象:事,是过程、事件;象,即指现象。譬如婚礼。既要研究婚礼的过程,还要研究谁来参加婚礼。 风俗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生活现象,是自然流传的,从古至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它是自然形成的过程,也会自然消融。是风袭文化的综合表现。

民俗禁忌——行为禁忌,如莫回头的传说;语言禁忌风俗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植物性格,动物性格的概念划分的提出)

什么是民俗学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民俗研究方法:田野作业。与调查的区别:作业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程序。调查是为了获得某种资料而进行的。“民俗学”词汇:folklore,

源于英国文化考古学家汤姆斯。他提出民俗学是对民众的知识,民众对生活的看法的研究学科。【英】汤姆斯“迷信”的阐释民间信仰的合理与科学性:信则有,不信则

无。民俗学是在进化论的思潮中产生的。 民俗学定义:哈特兰德给民俗学下的定义是“研究未开化人心理现象的人类学”。通过遗留的民俗来探讨古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 兰格则称之为“遗留物”的科学 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第一次使用“遗留物”这个词,用来指那些“被习惯势力带进不同于他们早先的社会环境”的见解、观念和习俗。 弗雷泽《金枝》

田野作业法,命题——选题——制定计划——实地调查的学术研究过程,来自于田野,又回归于田野。 无法分类的,出于模棱两可状态的对象,都是禁忌的对象。恐惧来源于未知,和无法判断。 任何的群体都会形成自己的生活风俗习惯。民俗学通过俗,来了解其民。 民俗学词汇 民俗学:folklore,源于英国文化考古学家汤姆斯。他提出了应对民众的知识,民众对生活的看法的研究设立学科。研究对象,是民间流传的,民众享有的文学和民俗。 民间文学,迷信、风俗、民歌、谚语等等。 关于迷信,民间信仰和习俗。民间信仰的力量。信则有不信则无。 研究未开化人心理现象的人类学。——哈特兰德。

通过古代遗留的民俗文化现象,探讨先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状态以及生活观念。民俗既是文化“遗留物”,指代那些“被习惯势力带进不同于他们早先的社会环境”的见解、观念

2

和习俗。

两种极端的性格集中在一个民族身上,这样的民族是一个让人担忧的民族。樱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绅士风度,很儒雅;而武士却很残忍,这两者集中在日本人的身上,反映出了日本人的性格是模梭两可、摇摆不定的。

民俗学是一门现在学,而不仅仅是一门历史文化学。民俗是‘现在’的生活现象,是一种文化力量。 传统习俗、仪式的社会根源和强大的社会功能。结婚仪式是重构关系网的最好时机。 民俗是一张网,一旦人偏离了约定俗成的轨道,就会感受到传统和集体的力量。 【所谓约定俗成的概念和思维,并非不可突破的,但是你不能在意大众对你的看法和固定的成见。只有突破了这种他人加诸的牢笼,才有可能达到空的状态,从而进行自我的升华。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观念而非他人。这也是唯一的不同点。虽然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通常依靠他人来折射自我,但是一旦你认识了自我,那么坚持自我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民俗学相应的改变和扩大。本尼迪克特没有把民俗定位在遗留物中。民俗永远是现代的民间生活现象,是一门当代学。祥林嫂为什么会死,是她偏离了民俗的轨道。寡妇在南方称为单边人,鬼婆,大户人家一般不接受这种被认为不干不净的人。过去丈夫的死会归咎为女性阴性太重。古代只有结发夫妻才有资格坐花轿,坐花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其他小妾没有这个资格。举办婚礼是为了收份子钱、广而告之。更重要的是新郎新娘一生中最风光之时,成为整个婚礼的焦点,重构关系网的最好时机。人一生中多是默默无闻的,只有在举行结婚仪式,新娘是一生中最亮丽的,新郎是最英俊的,也是重构关系网的最好的时机。民俗是一张网,每个人都生活在网里面。祥林嫂想靠自己的力量突破这张网,是不可能的,她太渺小了。

伴随着时间流逝和知识、经验的获得,任何一项有生命力的、涉及充满活力材料的研究都必须相应地改变和扩大其范围。对于民俗学研究者来说,民俗永远是“现在”的民间生活现象,它是一种生气勃勃不可遏制的力量。

一般人死之后一了百了。祥林嫂不行,据说她嫁了两个老公,她死了之后在阴间,她的两个老公会来抢她,因此,死对她来说是一种新的恐惧。她死的也不是时候,那是在大家过年团圆祝福时。鲁四老爷其实对她恩重如山。大家都在编织网。民俗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不断消亡、不断以新的表征呈现出来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现在社会发展太过,对一些传统的东西会造成破坏。仅仅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完整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琴艺术和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如果得不到保护,人们是感觉不到的。中国人骨子里是喜新厌旧的。学了民俗学这门课,我们也有责任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不断消亡、不断以新的表征呈现出来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旧有的民俗会消亡,同样新的民俗会产生。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追求极大化的时代,对传统文化会产生人为的破坏。 文化遗产的根本在于其内涵而非形式。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消亡的速度相比物质遗产更加迅速,且不易于察觉。 民俗不一定要固步于以往的事物和遗留,更要看到现在正在产生的新的民俗和思维方式。

一切向前看的今天,传统的民俗文化会有人为的破坏。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物质没有文化(非物质),那么是不完整的。比如之保护四合院,而不保护相关文化;古琴艺术,不仅弹奏古琴,所弹之人,指法,传说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不易被感知。

钟敬文先生与民俗学在规定民俗学范文的问题上……有不少学者把对象限于过去(如注重原始遗留物的研究),它可说是一种“社会考古学”。他们的着眼点,是古代文化在现代

3

(完整版)民俗学课程笔记

民俗学课程笔记(万建中)一、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一级学科是社会学,(学科体制,教育部的教育委员会)。社会学下设四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民俗学。(我国学科的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社会学上面是法学,硕博是法学。研究下层的、民众的学问。民俗学研究:田野作业法(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是平等的。多样化)二、民俗文化活动民俗节日不需要外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bsg58nmcv3pebe0io3703gjy5zcvb00lr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