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3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 C.宋代设副相 D.明代废丞相
2.“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材料说明当时( )
A.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六部权力已被内阁剥夺 C.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D.相权日盛严重威胁君权
3.比较而言,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宦官专权的是( )
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②宦官可以担任内阁首辅 ③宦官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 ④宦官魏忠贤一度主宰朝政,被称为“九千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4.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由此可知( )
A.“票拟”使内阁拥有了决策权 B.明中期恢复了丞相制度 C.宦官权力扩大制约了内阁
D.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5.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 )
A.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 B.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 C.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 D.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
6.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 )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 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 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7.明朝末年爆发了明末农民战争,有关明末农民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黑暗,天灾流行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 B.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C.明末农民战争为清军入关提供了有利机会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书都省”,门下、内史省的长官只能作为“参掌朝政”的辅助。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
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生分歧异议,皇帝就成为当然的最高裁定者。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朱元璋压缩中书省正官和掾属编制、废行中书省、扩充六部官制、皇太子预政,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改革。胡惟庸党案促使其下定决心,对宰相制度“斩草除根”。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分理庶务,事权分散,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与隋代相比唐代三省体制的不同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朱元璋对宰相制度的改变。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寿终正寝”即这项政治制度完全的消亡,“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此前六部由三省管理,直接向三省负责。而三省的长官皆为宰相,因此宰相制度被废除后,六部就直接向皇帝负责了,D项正确;汉代设“中朝”是为削弱宰相领导的“外朝”;唐朝设三省后有了三个宰相,分散了相权;宋代设副相,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但这些都仅仅意味着宰相受到了打击,并未彻底地消亡,排除A、B、C三项。 答案:D
2.解析:本题考查了内阁。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没有决策权,故排除A、B两项;内阁的设立是由于宰相制度的废除,相权已经不再存在,故排除D项;根据“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可知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C项正确。 答案:C
3.解析: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和宦官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使宦官能够掌握大权,导致了宦官专权,①③正确;明朝宦官不可以担任内阁大学士,更不能担任内阁首辅,②错误;宦官魏忠贤一度主宰朝政,被称为“九千岁”是宦官专权的表现,不是原因,④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4.解析:内阁大学士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是因为皇帝的信任,这正说明内阁的权力来自皇帝,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D项正确;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机构,没有决策权,A项错误;“被比喻为宰相”说明不是宰相,明代也没有恢复丞相制度,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D
5.解析:结合材料“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来看,明代对对外贸易实行严格限制,所以排除A项;由材料“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可见明代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的信息,排除C项;结合所学,唐代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排除D项。 答案:B 6.解析:“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主要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导致的,D项正确;明朝禁止海外贸易,A项错误;B项中禁绝不符合史实;C项中造船技术落后不符合史实。 答案:D
7.解析:率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的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D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符合史实,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解析:第(1)问,“不同”,依据材料一信息“‘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书都省’……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得出:隋代尚书省处于主导地位,而唐代三省互相分工。“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三省相互牵制,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等角度分析。第(2)问,“改变”,依据材料二信息“朱元璋……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归纳得出:先有步骤地削弱相权,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进而提升了六部的地位。“发展趋势”,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相权不断被分散和削弱,乃至最终宰相职位被取消的角度回答。
答案:(1)不同:隋代尚书省处于主导地位,而唐代三省互相分工,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
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影响:三省地位平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改变:先有步骤地削弱相权,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进而提升了六部的地位。 趋势:相权不断被分散和削弱,乃至最终宰相职位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