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填空题(30选20,20分)名词解释(6选4,20分)简答题(5选3,30分)论述题(2选1,30分)
填空:
1.人类文化史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也称儒家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也称印度佛教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也称伊斯兰教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也称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 2.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农抑商。 3.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 4.战国以前,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和明清的内阁制。 5.汉代地方沿袭秦制。在京师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种官职,合称“三辅”。汉武帝时,设十三部(州)刺史,汉末刺史改称“州牧”。
6.清朝级别最高的九位封疆大臣:直隶(直隶、河南、山东)总督、两广(广东、广西)总督、两江(江苏、安徽、江西)总督、湖广(湖南、湖北)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 7. 家庭结构派生出家族观念,大略有三:血缘观念。——宗谱;门第观念;孝悌观念(“养”、“敬”、“无违”)。
8.《丧服小记》 :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 9.《尚书·尧典》“以亲九族”:上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延亲子、孙、曾孙、玄孙。 10.狭义的礼指礼节或仪式。“吉凶军宾嘉”。
11.东汉科举出现变革:首先是按照人口比例岁举孝廉,注意优待边郡。其二是举孝廉开始试经,实行优胜劣汰。“阳嘉新制”。 常科还设有“茂才”。 12.唐代科举分常科与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春闱”与“秋卷”。
13.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后才授予实际的官职。选试的内容包括“身”、“言”、“书”、“判”,四者合称“四才”。此外还要考察“三实”:“德行”、“才用”、“劳效”。
14. 科举制度如何培养、选拨与录用人才。中国古代经历了周代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始于隋而终于清末的科举制。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分别录取秀才、举人、进士并评定甲第,考试内容则以八股文为主。
15. 唐代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一定会考) 16.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按其性质可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三大类。 17.周代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核心。 18.“四姓小侯学”:樊氏、郭氏、阴氏、马氏。
19. 唐代地方学校按区划可分为四类:京都学、都督府学、州学、县学。 20.宋初四大书院和南宋四大书院。马端临《文献通考》列“白鹿”、“石鼓”、“应天”、“岳麓”;王应麟《玉海》则列名“嵩阳”而无“石鼓”。后人综合二说,加江宁府的“茅山书院”,誉为宋初六大书院。南宋:“白鹿”、“岳麓”、“丽泽”、“象山”。(全祖望) 21.华夏族上衣的形制多为交领右衽。
22.中国四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苏扬菜)。 23. “恩归有司”——“恩归主上”。
24.秦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 25.唐朝情况:其一,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首长。下设户、吏、刑、兵、礼、工(富贵威武贫贱)六部,每部下辖四司。
26.隋唐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中央官制。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名词解释:
察举制 征辟制(可能性更大) 汉代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又称“荐举”。名目很多,“贤良方正”、“能言极谏”、“孝廉”、“秀才”等。“征辟”是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为“辟”。 鸿都门学(很重要)
汉末灵帝与宦官集团为打击朝臣和太学生的力量,创办了培养门第稍微、名望不高的豪强子弟的鸿都门学,且授以辞赋、小说、尺牍、字画。——内涵突破汉代“独尊儒术”藩篱,对 后世学校新科目的开设有历史意义。 四姓小侯学
东汉明帝为迎合外戚集团的需求,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的子弟开办了一所学校,名曰“四姓小侯学”,当为贵胄学校之始。后来扩大招生。 茂才
又作茂材,是汉代另一种察举常科。茂才,即秀才,到了东汉时因壁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茂者,美也,茂才者,有美才之人也,即优秀人才。 台院制(唐宋元)
御史台下设三院:一为台院,由侍御史6人组成,职责为纠察百官,弹劾不法,并参与大理寺审理大案;二为殿院,由殿中侍御史9人组成,职责为维持朝会典礼时官员纪律;三为察院,由监察御史15人组成,职责为监察地方官吏。
简答题:
1.官僚的政治人格?
答:首先是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主流是以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民化俗为己任,在实践上努力追求“三不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其次是自觉的忠君意识。再次是主奴意识。(亦主亦奴的身份对自由意志之间的约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2.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可能论述。)
答:人文性:中国文化从思考人类自身的存在出发,以人为中心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强调人本位,将天、地、人三者并列,以人为宇宙的中心,认为人是“万物之本”,“最为天下贵”。人文性的特征使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非宗教性倾向。神权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占据统治地位。王权始终高于神权。其次,中国文化的人文性又体现在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它不主张人去追求灵魂的不朽,而是要求人们关注现实人生,把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道德实践,即“内圣”和“外王”结合起来,努力地立德、立功、立言,从而实现理想人格。
包容性:中国文化内部主要的区域文化有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等。 *从民间信仰的差别上很容易见出:北方有蝗虫,传说刘猛将军能治蝗,于是到处供奉。江西信许真君,传说他善于治蛟。江南信蚕桑娘娘。福建信妈祖。 伦理性: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倾向,偏重道德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亘古不变的核心地位。
和谐性:汤一介曾经把“天人合一”(对“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知行合一”(对“善”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情景合一”(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三个
基本命题。《易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务实精神:务实的民风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定位于立足现世,倡导惜天时,尽地力,重本务,远离玄虚,鄙夷机巧奸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中国文化产生的背景?
答:地理: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以华夏为天下的中心,视环绕华夏的邻邦为夷狄蛮戎。其次,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文明的早熟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国文明的进化缓慢,也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封闭的、肥沃的黄土地带使中国早期文明遇到的挑战很小,从而使它丧失了探索农业文明以外其他文明形式的可能,也丧失了自我剧烈变革的压力和动力。中国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保留并积存了大量的原始特征。 经济: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经济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全过程
社会结构:在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结构长期沿袭。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和宗族,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政治组织,在结构上表现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再组合成社会。为了维护这种组织形式,严格规定了辈分、嫡庶、长幼、主从等等级秩序。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家”与“国”彼此沟通。(“三纲五常”。五常:仁、义、礼、智、信。)
1. 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1)地理环境:
①一面临海,其他三面与域外陆路交通极不便利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与外部世界
相对隔绝的状态,一方面妨碍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中国文化按其自身规律而自我发展。
②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以华夏为天下
的中心,视环绕华夏的邻邦为夷狄蛮戎。
③其次,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
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经济:
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经济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全过程。
(3)社会结构:①在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结构长期沿袭。
②就业缘(社会经济)而言,古代中国几千年来所沿袭的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传统农业模式,农民大多稳定地聚族而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取资于土地,从事着程式化的劳动。
③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和宗族,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政治组织,在结构上表现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再组合成社会。为了维护这种组织形式,严格规定了辈分、嫡庶、长幼、主从等等级秩序。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家”与“国”彼此沟通。
4.封建宗法制度对封建秩序做了怎样的维系?
答:中国封建社会的超常稳定,其原因之一在于宗法制度的历代相沿。首先,无数分散的宗族组织是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基础。程颐《易传》:“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也。虽一家大小,无尊严而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其次,封建宗法制具有维护封建等级、界定尊卑贵贱的作用。“主仆有别,等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