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融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作者:孙颖
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具有较强聚合传播功能的移动互联网络平台,一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网络舆情。如何科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策略 (一) 建立预警响应机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一般要经历萌芽孕育、扩散蔓延、舆情爆发、平息衰退四个阶段,按照危机管理的“黄金4小时”原则,当突发事件出现后,应该建立预警响应机制,及早发现苗头,尽早回应引导,把握舆情应对的最佳时间,避免网络舆情迅速升级爆发,演化为危机事件。对应于突发事件预警的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将网络舆情对应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并对应于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进行预警标识。在预警系统中,应明确各等级网络舆情响应的主管牵头部门、响应的具体时限,如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在黄金1小时内发声回应、安抚公众;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在2小时内回应公众;较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则应在3小时内及时发声;一般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时间为4小时之内进行。对于特别重大、重大网络舆情还应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席会制度,多部门联动会商,共同处置应对。 (二)推进信息全面公开
当地质灾害、恶劣天气、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原因以及事件的影响危害等是公众最想了解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真实准确、完整全面地进行回应。2016年2月,我国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发布,负责处置的地方和部门是第一责任人。”为更好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一方面,需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新闻发言人就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公开发布,接受媒体和公众质询。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特别是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调查的相关信息量还不足以支撑一场新闻发布会时,应力争以“小时”为单位,在现有调查基础上,通过政府部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初步调查情况,此后持续不断发布最新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积极主动引导舆情。
(三)切实回应民生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