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测量规范
5.3.43:境界线的绘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凡绘制有国境线的地形图,必须符合国务院批准的有关国境界线的绘制规定. 7.1.7:地下管线的开挖、调查,应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电缆和燃气管道的开挖,必须有专业人员配合下井调查,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且应采取防护措施.
7.5.6:当需要对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或升级时,必须进行相关数据备份,并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10.1.10: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1.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2.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3.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1.5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 以上工程,每100m2 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说明:4.1.5 本条所列的地基均不是复合地基,由于各地各设计单位的习惯、经验等,对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检验指标均不一样,有的用标贯、静力触探,有的用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有的就用承载力检验。对此,本条用何指标不予规定,按设计要求而定。地基处理的质量好坏,最终体现在这些指标中。为此,将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各种指标的检验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J789的规定执行。
4.1.6 对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为1.5%-1%,但不应少于3根。
说明:4.1.6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地基为复合地基,桩是主要施工对象,首先应检验桩的质量,检查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执行。
5.1.3 打(压)入桩(预制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3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表5.1.3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项 1 2 3 4 项目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桩 允许偏差 100+0.01H 150+0.01H 100 1/2桩径或边长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说明: 5.1.3 本规范表5.1.3中的数值未计算及由于降水和基坑开挖等造成的位移,但由于打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桩的位移,是包括在表列数值中。为此必须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沉桩的挤土影响。
5.1.4 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每浇注50m3 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表5.1.4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序号 垂直度允桩径允许1-3根、单排桩基垂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许偏差偏差(mm) 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 桩基础的边桩 桩 ±50 ±50 <1 D/6,且不大于100 100+0.01H D/4,且不大于150 150+0.01H 桩位允许偏差(mm) 成孔方法 1 泥浆护壁 D≤1000mm D>1000mm
2 3 4 套管成孔灌注桩 D≤500mm D>500mm -20 -20 +50 +50 <1 <1 <0.5 <1 70 100 70 50 100 150 150 150 150 200 干成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桩 混凝土护壁 钢套管护壁 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5.1.5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不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说明: 5.1.5 对重要工程(甲级)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本检验桩的垂直承载力。工程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第3.0.1条的规定。关于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如果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验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验设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应可作为验收的依据。非静载荷试验桩的数量,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
7.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说明:7.1.3基坑(槽)、管沟挖土要分层进行,分层厚度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包括土质、环境等)决定,开挖本身是一种卸荷过程,防止局部区域挖土过深、卸载过速,引起土体失稳,降低土体抗剪性能,同时在施工中应不损伤支护结构,以保证基坑的安全。
7.1.7 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7.1.7的规定执行。
表7.1.7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cm)
基坑类别 一级基坑 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 3 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 5 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 3
二级基坑 三级基坑 6 8 8 10 6 10 注: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10cm; 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 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c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 3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 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说明:7.1.7 本规范表7.1.7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对硬土区应执行设计规定。
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0.6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材料进场后,应按本规范附录A、附录B的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
说明:3.0.6 防水、保温隔热材料除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外,还应有经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指定的该产品抽样检验认证的试验报告,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为了控制防水、保温材料的质量,对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按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已进入现,应责令其清退出场,决不允许使用到工程上。
4.1.8 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用水平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说明:4.1.8 屋面找平层是铺设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在调研中发现平屋面(坡度3%-5%)、天沟、檐沟,由于排水坡度过小或找坡不正确,常会造成屋面排水不畅或积水现象。基层找坡正确,能将屋面上的雨水迅速排走,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4.2.9 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说明:4.2.9 保证材料的干湿程度与导热系数关系很大,限制含水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调研归纳各地意见和原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实施,本规范在第4.2.2条中规定了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具体地讲,当采用有机胶结材料时,保温层的含水率不得超过5%;当采用无机胶结材料时,保温层的含水率不得超过20%。
4.3.16 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说明:4.3.16防水是屋面的主要功能之一,若卷材防水层出现渗漏或积水现象,将是最大的弊病。检验屋面有无渗漏和积水、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可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以后进行。有可能作蓄水检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不应少于24h。 5.3.10 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说明:5.3.10 参见本规范第4.3.16条的条文说明。 6.1.8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6.2.7 密封材料的嵌填必须密实、连续、饱满,粘结牢固,无气泡、开裂、脱落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说明:6.2.7 1 采用改性石油沥青密封材料嵌填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热灌法施工应由下向上进行,并减少接头;垂直于屋脊的板缝宜先浇灌,同时在纵横交叉处宜沿平行于屋脊的两侧板缝各延伸浇灌150mm,并留用斜槎。密封材料熬制及浇灌温度应按不同材料要求严格控制。
(2)冷嵌法施工应先将少量密封材料批刮到缝槽两侧,分次将密封材料嵌填在缝内,用力压嵌密实,嵌填时密封材料与缝壁不得留有空隙,并防止裹入空气。接头应采用斜槎。 2 采用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嵌填时,不管是用挤出枪还是用腻子刀施工,表面都不会光滑平直,可能还会出现凹陷、漏嵌填、孔洞、气泡等现象,故应在密封材料表干前进行修整。如果表干前不修整,则表干后不易修整,且容易将成膜固化的密封材料破坏。 上述目的是使嵌填的密封材料饱满、密实,无气泡、孔洞现象。
7.1.5 平瓦必须铺置牢固。地震设防地区或坡度大于50%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检验方法: 观察和手扳检查。
说明:7.1.5 为了确保安全,针对大风、地震地区或坡度大于50%的平瓦屋面,应采用固定加强措施。有时几种因素应综合考虑,由设计上给出具体的规定。
7.3.6 金属板材的连接和密封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渗漏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雨后或淋水检验。
说明:7.3.6 铺设压型钢板屋面时,相邻两块板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可避免刮风时冷空气贯入室内;上下两排板的搭接长度,应根据板型和屋面坡长确定。由于压型钢板屋面的坡度一般较小,所以上下两块板的搭接长度宜稍长一些,最短不得小于200mm,以防刮风下雨时雨水沿搭接缝渗入室内。所有搭接缝内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防止渗漏 。 8.1.4 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断裂和露筋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构件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说明:8.1.4 架空屋面是采用隔热制品覆盖在屋面防水层上,并架设一定高度的空间,利用空气流动加快散热起到隔热作用。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使用有断裂和露筋等缺陷的制品,日长月久后会使隔热层受到破坏,对隔热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对于隔热屋面来讲,架空板施工完对防水层也就是保护层了。因此,隔热制品的质量对屋面防水和隔热都起着重要作用。
9.0.11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说明:9.0.11 屋面的天沟、檐沟、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是屋面工程是最容易出现渗漏的薄弱环节。对屋面工程的综合治理,应该体现“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维护要加强”的原则。因此,对屋面细部的防水构造施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本规范第3.0.12条规定了细部构造根据分项工程的内容,应全部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