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
考研政治试题中经常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等,考生对此应有所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有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 特别是后者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一。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并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哲学 传统中已经含有这种哲学的某些智慧。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未形成科学的物质观、不能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和说明对象;没有自觉系统的唯物辩证法;也没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更不可能形成唯物史观。中国传统哲学虽然重视圣贤、君子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但对人的理解实质上也是脱离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抽象理解。这些问 题考生答题时须予以注意。
一、世界观(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1. “天下一气” 、 “元气”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就已提出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多样化的物质世界统 一于“气” ,这就是所谓的“天下一气” 。 “元气”是最初的气即本原的气。秦汉时期流行的“元气论”认为, “元气”在万物生成之先,是万物的本根,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宇宙万物都是由元气化生而成的。 2. “天人之蕴,一气而已”
王夫之认为,天与人统一于“气” ,即“气”是万物的本原,也是一切生命现象和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所谓“天人一气” 。
3.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合一的,只是因为人们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天与人的统一。
4.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 张载认为, “太虚”也是“气” ,唯心论者所说的“无”并不存在,实际上, “有”和“无”都统一于“气” 。这表明气一元论所说的“气”是物质性的客观实在。 5.“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 ”
荀子认为,事物状态变化而其本质不变,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实” ,在气一论者看来就是“气” ,提出了“化不易气”的思想。这里猜测到了物质不无的原理。 6.“元气亦从一心所变”
佛教主张“一心为本” ,同主张“一气为始”的气一元论根本对立。唐代佛教学者宗密指出,元气也是由心所变的。这是唯心论的观点。 7.“心者,神明万主,万物之统也”
西晋傅玄认为,心比万物更根本,主张以心去统摄万物。这是世界统一于心灵的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观点。
8.“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元为本” 。
魏晋王弼认为, “无”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无,而“无“则是一种客观化的精神本体。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 (二)运动和时间空间
1.“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1
柳宗元指出,天地、山川、阴阳的变化,都是物质性的元气自然的运动;山崩川竭则是阴阳二气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的结果。 2.“动必有机” , “动非自外”
张载在元气自生自化、自己运动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命题。 “机”即动因。他认为气和万物都有内在动因,并认为阴阳二气的对立和统一是元气生化、运动的内在根源。 3.“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古籍《尸子》留下的佚文。上下四方指东、南、西、北、上、下六个向度,又称“六合” ,相当于今天常说的空间的三维性;往古来今指过去、现在、未来,是说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 逆性,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时间的一维性。 这里对 “宇宙”的界说已包含了时空无限性的思想。
4.“上天下地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虽然,莫之为郛郭也。惟有郛郭者,则旁有质而中无实,谓之空洞可矣,宇宙其如是哉!宇宙者,积而成乎久大者也。二气的絪缊,知能不舍,故成乎久大。 “
王夫之指出,没有像围墙(郛郭)那样的东西把宇宙包围着,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不像围墙那样包起来绝对空无一物的空间(空洞),它充满了阴阳二气的絪缊生化。时间不断积累成“久” ,空间不断积累成“大” 。正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天地乾坤的不断运转,才成就宇宙之久大。这里已把时空与物质运动相统一,并看到了由无数的有限构成无限。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这里老子既指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了其内在联系, 又指出阴阳二气在交互作用中实现了统一(和)。
2.“三材共建” , “三材之道”
《周易》称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材” 。这里是说宇宙万物可归纳成不同层次而互相制约的三大系统,三大系统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董仲舒肯定人的崇高地位,认为人与天地同为万物之本,人可以成就万物;人与天地合成一体,不能割断它们之间“一体”的联系。但他的哲学是把“天”神化的神学唯心主义。 4.“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
宋明理学家把动静关系看作是变化之道的主要问题,周敦颐认为,动静之间相互包涵,不可分割,这就是变化的根据。
5.“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 “动静有常” 。 中国传统哲学中讨论的变与常的关系。《易传》中这句话强调事物的变化中有一定的法则和恒常的规律,顺之者吉,逆之者凶,必须认真对待。 6.“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
荀子概括的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积微”指量上细小变化的积累, “著”为质上显著的变化。
7.“积微成显,积著成象”
两汉时期王符提出的命题。力图把前述荀子的观点推向前进。 “积微”属量变, “显”指 显著的变化即质变; “著”相承“显” ,所以, “积著成象”是指质变形成新事物之象。这里已揭示了量变、质变的不同特点及转化。 8.“积微而著,由著复微。 ”
宋明罗饮顺提出的命题。这一命题显示他已看到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
2
9.“原始反终” , “物极则反” 。
《易传》概括的“原始反终”指出,那些构成某一事物最初出发点的因素,同时也就是该事物发展的最终归宿。汉代王弼则以“物极则反”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这里已有辩证否定的内涵。 (四)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
1.“物生有两” , “各有妃耦” 。
春秋末史墨的思想。他认为物的生存有的成双,有的成三,有的成五,有的有辅佐,都有搭配。 “妃耦”即配偶,比喻事物有差别,有主从的矛盾关系。 2.“反者有不反者存” 。
王夫之的观点,它要人们注意相反者之间有不相反的同一性。他曾批评一些人一见相反,就怀疑其不相济,结果谬误百出。 3.“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
方以智在前人关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他以水与羹汁交融的状态说明事物又是“合二而一”的。这说明他已看到事物对立面的同一。
4.“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
西周史伯的思想。说明不同性质的五材相和合,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 “以它平它”之“和” ,就是强调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认为, “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君子以正确意见纠正错误意见,做得恰到好处,不去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不肯表示不同的意见。 6.“礼之用,和为贵” 。 孔子认为,礼有上下尊卑的差别,关键是通过礼的作用,使人际关系有序而和谐。这里的“和”也是指有差别的统一。
7.“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一阖一辟谓之变。 ”
《易传》中的命题。道是阴与阳的统一,变则是开与合的统一。
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会位焉,万物育焉。 ” 《中庸》中的思想。 “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 “和”是天下通行的道路。将“中和”发挥至极致,天地就各得其所而清宁了,万物的生长就茂盛了。这里的“和” 、 “中和”人生实践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具有通过实践使现实与理想相一致的涵义。 中庸辩证法强调矛盾对立的中和,重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联结和同一,但不能把中庸原则绝对化,在封建社会,中庸之道往往属于一种含混苟且,不分是非的圆滑态度和不思进取、阻碍革新的庸俗世界观。 9.“归根曰静”
老子把一切事物归结为静态,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导致形而上学。这表明朴素辩证法思想家(老子)其思想的不彻底性。 10.“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 。 先秦韩非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本质区别和确定界限,却以绝对不相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否认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11.“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
东晋僧肇的观点。 “旋岚”指狂风。它把日常所见的事物的变动不居,看作是常静不动的。这是一种以主观唯心主义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观点。
二、认识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