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基本要素
节奏、力度、旋律、调式、和声、曲式、织体、音色 2音乐欣赏的目的
培养和发展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发展审美能力、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培养热爱弥足音乐的感情、培养音乐兴趣、有益于身心健康
3、民歌
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民歌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4花儿
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5、信天游
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中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6、蒙古族民歌
民歌体裁衣长调和断掉最具代表性。长调的旋律舒展,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如木个人、赞歌、思乡歌。短调的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巴尔虎-布里亚特色彩区、科尔沁-科尔沁色彩区、锡林郭勒-昭乌达色彩区、鄂尔多斯色彩区、卫拉特-阿拉善色彩区。长调歌曲,旋律悠长辽阔,节奏自由,羽调式,马头琴。短调歌曲,旋律优美,多大跳,四胡。
7、藏族民歌
藏族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歌: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歌舞体裁:囊玛、玄子、热巴谐。囊玛音乐: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快板的舞曲。在民歌中,山歌的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劳动歌的节奏鲜明,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有的则较为自由;爱情歌中有的深情,有的开阔自由。 8、 维吾尔族民歌
维吾尔族音乐: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器乐曲、木卡姆。维吾尔族民歌: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民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浓郁。其歌词多采用比兴的手法,寓意深刻;衬词中有长有短,在各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9、民歌与创作歌曲区别
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不断加工变化;不借助记谱法,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10、民歌的音乐特点
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各民族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的语言密切结合,最空一在本地区流传;谋民族的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的方面明显表现出来;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民歌;一般地说,民歌的曲式结构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采用同曲不断反复的方式。 11、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音响,一个民族或一
个地区的民歌在内容、音调、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会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就是某个民族的民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但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也会与所在地区的地方风格相互交融。 12、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早在初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就已广泛流行着楚声和武生之歌的民歌。“吴声”,指流传在南京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歌曲和舞曲两类。歌曲多为五言四句短诗,以表现爱情的欢乐、相思的痛苦为主。如冯梦龙《山歌》。
“楚声”指流传在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一带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歌曲和琴曲两类。 南方民歌继承吴声、楚声的传统,在歌词创作上善用比兴,内容含蓄内在;结构多短小精悍,旋律表现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13、打溜子
流行在湖北恩施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常用四件乐器: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表现劳动的生活情境,乐曲结构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及多段式四中,二段式常见。乐曲由“头子”“溜子”两部分组成。《八哥洗澡》《喜鹊闹梅》。
14、鼓吹乐
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为主的一种民间音乐,它常以合奏形式出现,有时加其他乐器。按用途分: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 15、吹歌
是鼓吹乐的一个类别。是吹打乐的一个乐种,以演奏民歌、戏曲唱腔为主。河北《童谣》。 16、江南丝竹
广义指长江以南所有丝竹乐,如福建男银,潮州弦诗等。狭义指流传在上海以及苏南、浙江西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伴奏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打击乐为辅。着名八大曲《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欢乐歌》《云庆》《行街》
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的较为粗狂。其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 17、广东音乐
流行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器乐乐种。我国传统民间器乐——丝竹乐的一个乐种。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音乐节奏清晰、旋流板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响,形成轻快活泼、细腻缠绵、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 18、京剧的诞生发展
三大剧种: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京剧形成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逐渐与文学、表演、音乐等方面形成一定规范,吸收各剧中艺术精华。“老生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的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19、南棒子
属于西皮类唱腔,唱腔细致优美,旋律线强,很适于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传统戏只有旦角和小生唱,现代戏有老旦。 20、四平调
“四平”指江苏省的四平山区,吸收弋阳腔唱法。行腔特点兼备西皮、二黄两种性格。旦角、小生、老旦能唱,唯有净角不能唱。适合表达多种感情。《贵妃醉酒》中《海岛冰轮初转腾》华丽委婉情趣,《乌龙院》中轻佻愉悦情绪。 21、声腔和板式
声腔是唱腔和伴奏的统称。京剧唱腔一西皮和二黄为主,有时兼用昆腔等,伴奏乐队成为场面。声腔以板式变化为主。所谓板式辩护啊,就是一个上、下句组成的基本旋律为基础进行旋律的发展,变化。 22、念白
一种笼统的术语,“念”指人物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吟诵诗句,音乐性较强。“白”指人物之间的对话。白有分京白与韵白。京白多使用北京日常生活用语,口语性强,生动活泼。韵白是有声调、有节奏、无韵律的长短句,富有音乐感,多为具有庄重性格的人物对白。 23、京剧的行当
生(老生成年男子、小生未成年男、武生分常靠、短靠)、旦(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净(正净、架子花脸)、丑(文丑、武丑) 24、现代京剧
广义的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此前第一阶段,此后第二阶段。梅兰芳《孽海波澜》,周信芳《英雄血泪图》;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第二阶段有《满江红》《海瑞罢官》,是奶奶浩劫给京剧发展带来一定催着 25、亚洲音乐
东亚音乐:旋律十分丰富,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的民歌、戏曲、和说唱和舞蹈。
东南亚音乐:最早首中国和印度文化影响,采用七声音阶。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额特点之一。
南亚音乐:延续至今,印度古典音乐中旋律、节奏体系得到高度发展,有着多样的音阶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提起。孟加拉国被称为“音乐之帮”
中亚和西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七声音阶,风格柔和、持重。 26、非洲音乐
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重要性、非洲人偏爱敲击乐、非洲的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非洲有多种特殊类型的音阶,一般采用七声音阶,偶尔采用五声音阶、在多数情况下非洲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27、欧洲音乐
音乐特征:主要是七声音阶,除东欧的节拍比较复杂外,其他地区大多采用均分节拍,歌曲多采用分节歌结构。歌曲体裁有叙事歌、爱情歌曲、节庆歌曲。乐器较具有特色的是苏格兰风笛、意大利曼陀林和罗马尼亚的排箫。 28、拉丁美洲音乐
旋律以七声音阶为基础,节奏较多非洲音乐的痕迹,如连续的切分音。歌舞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除民歌和器乐曲外大多数载歌载舞的形式,热情奔放、粗犷豪迈。拉丁美洲音乐大体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三个类型。
29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复调音乐:是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生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
主调音乐:中的介个声部注重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 30十二平均律
是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12个相等音程的律制。 31巴洛克音乐
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起源于大力并流传于欧洲以及拉丁州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征是高贵庄严、气势雄伟、富有动力,唱给人紧张感。代表人巴赫、维瓦尔第、吕利。 32西方宗教音乐
弥撒曲:天主教所用的复调风格的声乐套曲。受难曲:大型声乐曲。清唱剧:将圣经中的经文谱曲,用合唱与乐队演出,有人物、清洁、有剧情,的清唱表演。康塔塔:17世纪初叶起源于意大利,是一种独唱的时速叙事套曲,以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组成。众赞歌:一种基督教会众人合唱的 诗歌,又叫赞美诗。 33、奏鸣曲
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其典型结构为第一乐章快速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速三段式;第三月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速或激素奏鸣曲式、回旋、回旋奏鸣。 34、奏鸣曲式
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是欧洲18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终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运用奏鸣曲式。 35、交响曲
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为的一种管弦乐套曲。交响曲以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管弦乐写法复杂而音色对比鲜明为特色。 36、艺术歌曲
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要求。 37、声乐套曲
又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有乐器伴奏。它源于16世纪的牧歌。歌词多描述个人生活感受和内心体验。 38、舒伯特与艺术个曲
早起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着名“自由艺术家”600多首艺术歌曲,诗词内容极为广泛,有表达对大自然热爱《致春天》,赞美爱情《幻影》,宗教内容《圣母颂》。歌曲之王 39、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
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每首乐曲常专用于一两种特定的技术或表现手法,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
音乐会练习曲:是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将技术练习融合与艺术构思中,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 40、肖邦与李斯特
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明珠,他们一同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创作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领域,将波兰民间音乐精髓融入钢琴走品,赋予他们新的内涵,提高了前奏曲、练习曲、也去、叙事曲、等一系列欧洲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它的音乐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的意境,令人陶醉。“钢琴诗人” 李斯特:创立“交响诗”的体裁,将是个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神话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创作《前奏曲》。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 41、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指用文字说明创作意图以帮助听着理解其音乐内容的器乐曲体裁。如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带有标题性的先生。真正的是柏辽兹创作 42、柏辽兹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管弦乐序曲《李尔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希望用一种标题性的音乐形态,抒发自己从其他艺术中所获得的对人世的理解和情感。 43、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叶,北欧和东欧各国名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一批致力于振兴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也加入这个行列,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时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曲家均属于民族乐派。
代表人物:捷克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格里格、芬兰西贝柳斯、俄国格林卡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等。 44、交响诗
按照文学、回话、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做成的大型管弦乐曲。他是标题音乐的主要题材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思维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通话等,也是交响诗相类似的体裁。 45、强力集团
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有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实际上这五个人只有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其余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聚会,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独特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46、印象主义与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域而流拍。其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是: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德彪西偏离了浪漫主义音乐那些感情丰富的宏大主题,它用模糊的旋律线条、飘渺的音色、独特的和声记录自己瞬间的印象。他综合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首创了印象主义音乐分格。 47、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
调性音乐,有调性音乐,调中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在调性音域尔黄总总是存在一个座位中心的音。
无调性音乐,就是没有调性的音乐,出现于20世纪,取消了各音时间的音级功能的差别,打破传统大小调体系束缚,各音处于平等地位。《月迷比埃罗》 勋伯格 48、十二音音乐
20世纪作曲技术之一,其基本原则是平等对待八度中的十二个伴音,取消传统大小调体系各音级功能区别。创作手法是:将十二个伴音不许重复地自由编排一个序列,然后用这个序列的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中形式组织一部作品。勋伯格《华沙幸存者》。 49、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审美功能:净化心灵;调节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 音乐的认识功能:“超越现实”;振奋精神;信号象征
音乐的教育功能:生理上健全大脑;健康心理;和谐人际关系 音乐的娱乐功能:愉悦养性;怡情健身;参与自娱 50通俗音乐的特点
内容多是日常生活,以爱情居多;强调娱乐性、风格多样;结构短小, 旋律易学;节奏鲜明、强烈;和声手法简明、朴实;乐队编制精悍,音色丰富;歌唱方法多样;表演时,多与形体动作结合 51、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