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路图中热敏电阻Rt应选用的类型是( )
答案 A
(2)以下对该电路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Rt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B.将RP1调大,报警温度被调高 C.将RP2调小,报警温度被调低 D.温度升高,到达报警温度时,V1导通 答案 B
2.(2016·4月浙江选考)如图所示是用三级管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根据V1基极的输入情况控制V2发光或不发光。请完成第(1)~(2)题。
(1)电路图中电容C应选用的类型是( )
解析 依据题意,只有电解电容的容量比较大,故只能选电解电容。
答案 D
(2)现要将该电路用于下雨提示,当湿敏传感器MS检测到雨水时,接通电路,使V1发光。以下元器件与电路的连接中正确的是( )
解析 湿敏电阻遇到雨水,电阻变小,电解电容放电,触发三极管工作,使得V1发光。 答案 B
3.(2016·9月嘉兴)黄兴同学在检修某电路时,用多用电表测得NPN型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是:集电极电位Uc=5.5 V,基极电位Ub=5.9 V,发射极电位Ue=5.2 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D.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解析 Ube=0.7 V,Uce=0.3 V,属于饱和状态;三极管两个结与三极管状态: 饱和导通: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放大导通: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截止: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答案 D
4.下列关于多用电表电阻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盘刻度是均匀的
B.红表笔与表内电源的负极相连
C.测电阻时,首先把红、黑表笔短接后调零,然后再去测量电阻 D.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指针指向表盘中间刻度附近
答案 A
5.下列关于电子电路焊接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当烙铁头上有氧化的焊锡或锡渣,不用理会,继续焊接 B.不使用焊接时,可让烙铁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 C.焊接时送锡量越多越好
D.焊接CMOS器件时最好将烙铁的电源切断 答案 D
6.用多用电表的同一挡位测量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的阻值时,将多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若待测电阻为光敏电阻,用不透光的黑纸将其包裹起来,表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转动;若待测电阻为水浴时的热敏电阻,冲入适量热水使温度上升,表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转动。( ) A.左 左 C.右 右
B.左 右 D.右 左
解析 多用表的欧姆挡,刻度盘右侧电阻为零,刻度盘左侧电阻无穷大,光敏电阻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阻值减小,则包上黑纸后光照强度减弱,阻值增大,表针将向左移动;若待测电阻为水浴时的热敏电阻,冲入适量热水使温度上升则热敏电阻阻值减小,表针将向右偏转。 答案 B
7.某人已确定操作过程无误,在调整欧姆零点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较小,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A.将红黑笔测量位置互换
B.换用“×1”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C.该电阻阻值很小,应将电阻连入电路中在进行测量
D.换用“×100”挡,重新调整欧姆零点后测量 答案 D
8.为了儿童安全,布绒玩具必须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金属断针,可以先将玩具放置在强磁场中,若其中有断针,则断针被磁化,用磁报警装置可以检测到断针的存在。如图所示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B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断针的出现而减小,a、b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B所在处出现断针时,电流表的电流I、ab两端的电压U将( )
A.I变大,U变大 C.I变大,U变小
B.I变小,U变小 D.I变小,U变大
解析 若存在断针,则磁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则并联部分电压减小,流过R1的电流减小,流过R的电流变大。 答案 C
9.判断二极管极性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发光二极管引脚长的为正极 B.二极管管壳上有色点的一端为负极 C.二极管管壳上有色环的一端为正极 D.发光二极管管壳内金属片大的一端为负极 答案 C
10.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的光控灯电路,合上开关K,电路工作,当外界光线暗到一定的程度,LED灯亮,当外界光线亮到一定的程度,LED灯灭。分析电子电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极管V2型号应该是________(在①PNP,②NPN中选一项,填写序号)。 (2)外界光线很暗时,三极管V1处于________状态,三极管V2处于________状态(在①放大,②截止,③饱和中选一项,填写序号)
(3)用万用表测正常三极管V2时,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电阻值________(在①大,②小中选一项,填写序号)
(4)将三极管V2改装成NPN类型,设计一个新的电路实现同样的功能。
答案 (1)① (2)③ ③
(3)① (4)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