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6篇
【篇一】
xx1996年毕业于xx林学院(现xx农业大学),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开鲁县园林管理中心专业技术股股长。
xx当选市人大代表之后,就做了一些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调查,对贫困户识别和验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对她曾经包联的开鲁县民族村一名患有黑色素瘤的孩子进行帮扶救助,组织捐款10多万元,为此还写了一篇题为《帮扶之路无止境,党的工作无终点》的文章来记录自己的感想,这篇文章被开鲁县委组织部推荐到《北疆先锋》上发表,后来又推送到xx电台播出。 xx说:“作为一名新代表,我今年的议案是关于‘扶贫先扶志,帮贫不帮懒’的,因为真正的扶贫是要让老百姓从精神上实现脱贫,树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不能仅仅依赖扶贫,而不是自力更生地奋斗。扶贫攻坚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或者说是举全国之力,这项工作能够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地受益,能够让因各种原因致贫的家庭实现温饱,逐渐摆脱贫困,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因此,我们要继续努力帮助需要脱贫的百姓,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不落一户。”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xx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倍感荣幸,也深知肩上的担子之重,对于扶贫攻坚工作,我认为帮扶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因此作为民意代表,必须要时刻关注村民生活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重点,贫困户之外的其他老百姓的生活变化我们也要一同关注、一同关心,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我们党员干部是他们的主心骨和当家人。 【篇二】
左手捏枝条,右手拿剪刀,边讲解,边示范,手起刀合枣枝落,一套动作干净又利落,讲的人津津有味,听的人聚精会神。稷山县枣业发展中心副主任xx忙里偷闲,抬头四周扫了一眼,看着枣农们盘着手、伸着脖、微张嘴、瞪大眼,屏气凝神,她便知道大伙在认真听讲,心里就是一阵享受。
听过xx讲课的人很多,有人说,稷山县这15万亩枣树林是王主任的办公室,有人说,是王老师的教室,还有人说,是王技术员的研究室。反正大家都说,30年来,从没见到她离开过这片青翠的枣园。 xx和枣林的事得从1989年说起,那年她从山西农大刚毕业,回到稷山县林业局,正好赶上县里推广种植板枣,县里领导都说板枣是个“金疙瘩”。“金疙瘩”好吃不愁卖,但“金疙瘩”病多难管理。“枣疯病”“桃小食心虫”“枣步曲”,各个都致枣树命,老百姓没有一颗“定心丸”,发展枣业举步维艰。
唯一的高材生xx所学专业却偏偏是果树,对种枣一窍不通。“果树、枣树都是树,不会咱就学。”xx踏上了自学路。白天观察病虫害和枣树生长,晚上翻书查阅资料,向专家学习,向老农讨教。不服输的xx愣是从枣树门外汉,修炼成了土专家。
可一上阵,枣农给了一个下马威,大家种枣几十年,听一个女娃娃指手画脚,村里很多人不服气。
xx通过观察,选中了加庄村踏实肯干又好学的阴稳学,在高温期支了一招早晚各喷一次水的简单办法,便让阴稳学20亩旱地枣园大丰收。渐渐地,xx被大家所认可,手机也成了全县枣农的服务热线,最多一天接到51个“求救”电话。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接到电话,她就得去地里看看,30年间,7个乡镇,15万亩枣园,加起来的行程超过40万公里,xx不知骑坏了多少辆自行车。晴天满身土,雨天一身泥,同事们都说:“上班机关碰不到,下班家里难找到。”xx却说:“我几句话,或许就是老百姓一年的收成,几年的幸福,能不去吗?”
从破解难种植,到增产量,再到现在的提质量,xx累计为广大枣农培训2300余场,编写枣树管理指南200余期,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上百万份,邀请专家培训指导、接受来人来电咨询更是不计其数。
在她的指导下,稷山县板枣面积现已达15.3万亩,板枣总产量6000多万公斤,产值达到了6亿多元,板枣畅销全国24个省市,行销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稷山板枣生产系统还被列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板枣公园”成功获批建设。
“改娟心中一个梦,梦牵是咱老百姓,改娟人生一份缘,缘系板枣甘和甜……”在运城市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文艺演出中,稷山县参演的节目《枣农贴心人》,近百句歌词,唱出了xx的先进事迹,更唱出了她30年的痴心为民。 【篇三】
“这几天气温忽冷忽热,细菌、病毒容易孳生繁殖,大家可一定要注意猪舍消毒,还要与大象公司及时对接,看有没有好的猪种……”4月13日晚7时许,灵石县坛镇乡扶贫办主任xx还在槐树原村万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查看运营情况。 蓬乱的头发、黑红的脸庞,沾着泥巴和尘土的衣服……站在人群中的xx让人很难把她与“领导干部”的头衔联系在一起。
“为了脱贫摘帽,大家都拼上了,也顾不上梳洗打扮了。”xx笑着对记者说,“我们扶贫女干部的脸晒黑了、晒红了,大家都不觉着丑,反而自豪地叫这是‘扶贫红’。”
2008年8月,xx在大学生村官招聘中被灵石县委组织部选聘到坛镇乡,她先后任办公室干事、民政助理员、纪委委员、综治员、网格办主任等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让她快速成长为一名有责任担当和民本情怀的基层干部。2014年,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开展后,xx开始负责坛镇乡扶贫工作。
坛镇乡是纯农业乡镇,全乡共有贫困户537户1192人,贫困发生率14.41%,是灵石县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乡镇之一,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既然这个担子由我来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面对扶贫工作纷繁复杂的形势,xx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坐到农家炕头,了解贫困群体及其致贫原因。同事吴承翰说:“为了健全全乡贫困户一户一档扶贫档案资料,她连续三个月坚守岗位,甚至顾不上回家探望年幼的儿子。”
“我现在的生活可都是托了小赵的福。”谈起xx,坛镇乡镇威村的贫困户牛建孝激动不已。牛建孝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xx了解到他老伴有养猪的经验和技术,便多次来到家里,与他们促膝长谈,并争取到5万元的无息贷款,帮他们修建了小型养猪场。“现在我家已建成可存栏100头的小型养猪场,存栏60头,去年年底纯收入就有12万元,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5年来,xx通过不断地走访入户,不断地学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扶贫工作是越来越得心应手。2017年底,组织任命她为坛镇乡扶贫办主任。作为扶贫办主任,xx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把贫困户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的初衷不曾改变。智障贫困户张庆来夫妇的儿子申报雨露计划,xx设法联系校方出具在校证明,主动联系车送家属到扶贫办办理签字手续;住在半山沟土窑洞的贫困户张俊旺申请易地搬迁,因考虑到张俊旺和妻子均患病,出村不能生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xx建议本村搬迁,并多方打听在本村寻找合适的房源,亲自帮助办理所有手续,直到看着他们住进了新房才放下心;前坛村村民张瑞芳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因改造房屋的预算超过了国家扶贫政策补助的资金,房屋改造受阻,xx亲自找工头,亲自做担保,亲自现场监工,终于顺利完成了危房改造,圆了张瑞芳的安居梦…… “我做扶贫工作最大的体会是,对老百姓要耐心、细心、热心,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走了10户,手机计步软件显示有2.9万步。”xx说,扶贫工作以来,往返于灵石县城到坛镇乡的角角落落、村委会到村民家,反反复复,日积月累,她乘坐的公车已经行驶了十万余公里。车的行程是可以计量的,而服务群众的道路是无止尽的。 【篇四】
从一名审计干部到农村第一书记,从xx市屯留区的郭庄到官庄,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xx3年间一直回答着这道考题。这3年,他用一腔热血和坚守做了回答。把群众当亲人,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接访面对面、工作面对面。这3年,郭庄村村民的家庭情况、地理位置他都记在脑中、埋在心里,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这3年,也让当地百姓对干部的印象发生了根本转变。
驻村工作后,xx第一时间就发现村内有些道路还未硬化,凹凸不平,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为改变这一现状,他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协商研究,经过实地测量、工程预算后,先后向县财政局申请了新农村建设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县交通局道路补助资金,并经过多方筹措和不懈努力,实现全村“户户通”,让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此后,他与区农商支行协商,为村里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方便村民取款、储蓄;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在老龄委办理了“老年证”,方便他们坐公交。这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也让群众对他更加信任。在他的号召下,全体村民开展卫生清洁运动,把村内陈年垃圾场改造成了美丽的小花园。 为解决村党组织涣散问题,xx在各生产小队重新成立了党小组,并由支委委员任小组长,确保党支部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党小组在生产小队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化解矛盾,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发展生产,通过抓好基层党员的管理工作,夯实了党建基础。
产业是脱贫的重要支点,只有充分用好力,找准发力位置,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xx知道第一书记意味着既要担起扶贫“第一责任”,又要当好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自己必须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针对村中6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他和村“两委”干部及全体党员一起研究,制定脱贫措施。目前,6户已全部实施“光伏众筹”,其中3户叠加金融扶贫措施、3户叠加“养殖托管”措施,都有了稳定收入。 “小李书记,以后有了事情还能找你帮忙吗?”“小李,以后你可要常回村里看看啊。”3年的时间过去了,xx从一个不懂农村工作的小伙子变成了郭庄村村民心目中的好书记。任期到了,村民们再三挽留,希望他能再在郭庄村多待几年。“组织上又给了我新的任务,让我去官庄村当第一书记,大家放心,我人走心还在,永远和大家是一家人。”4个月前,xx成为路村乡官庄村的第一书记,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任职。一如既往的无怨无悔,一如既往的任劳任怨。 【篇五】
4月15日,春风拂面,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就来到了xx县西河底镇xx村。xx告诉记者,自2012年,她被选派到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便将“家”安在了这里,“在这里,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农村党员,和村民同吃同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