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角学的起源与开展
三角学之英文名称 Trigonometry ,约定名于公元1600年,实际导源于希腊文trigono (三角)和metrein (测量),其原义为三角形测量〔解法〕,以研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为根底,到达测量上的应用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早期的三角学是天文学的一部份,后来研究围逐渐扩大,变成以三角函数为主要对象的学科。现在,三角学的研究围已不仅限于三角形,且为数理分析之根底,研究实用科学所必需之工具。 西方的开展
三角学﹝Trigonometry﹞创始于公元前约150年,早在公元前300年,古代埃及人已有了一定的三角学知识,主要用于测量。例如建筑金字塔、整理尼罗河泛滥后的耕地、通商航海和观测天象等。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学者泰勒斯(p1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出金字塔的高,成为西方三角测量的肇始。公元前2世纪后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Hipparchus of Nicaea〕为了天文观测的需要,作了一个和现在三角函数表相仿的「弦表」,即在固定的圆,不同圆心角所对弦长的表,他成为西方三角学的最早奠基者,这个成就使他赢得了「三角学之父」的称谓。 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托勒密(Ptolemy)(85-165)
继承希帕霍斯的成就,加以整理发挥,着成?天文学大成?13卷,包括从0°到90°每隔半度的弦表及假设干等价于三角函数性质的关系式,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本系统论述三角学理论的著作。约同时代的梅劳斯〔Menelaus〕写了一本专门论述球三角学的著作?球面学?,容包球面三角形的根本概念和许多平面三角形定理在球面上的推广,以及球面三角形许多独特性质。他的工作使希腊三角学到达全盛时期。 (二)中国的开展
我国古代没有出现角的函数概念,只用勾股定理解决了一些三角学围的实际问题。据?周髀算经?记载,约与泰勒斯同时代的子已利用勾股定理测量太阳的高度,其方法后来称为「重差术」。1631西方三角学首次输入,以德国传教士邓玉函、汤假设望和我国学者徐光启(p20)合编的?大测?为代表。同年徐光启等人还编写了?测量全义?,其中有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的论述。1653年薛风祚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合编?三角算法?,以「三角」取代「大测」,确立了「三角」名称。1877年华蘅煦等人对三角级数展开式等问题有过独立的探讨。
现代的三角学主要研究角的特殊函数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如几何计算等,多开展于20世纪中。
贰、三角函数的演进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 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 -可修编.
- ..
尽管三角知识起源于远古,但是用线段的比来定义三角函数,是欧拉(p16)〔1707-1783〕在?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中首次给出的。在欧拉之前,研究三角函数大都在一个确定半径的圆进展的。如古希腊的托勒密定半径为60;印度人阿耶波多〔约476-550〕定半径为3438;德国数学家里基奥蒙特纳斯〔1436-1476〕为了精细地计算三角函数值曾定半径600,000;后来为制订更精细的正弦表又定半径为107。因此,当时的三角函数实际上是定圆的一些线段的长。 意大利数学家利提克斯〔1514-1574〕改变了前人的做法,即过去一般称AB为
的正弦,把
正弦与圆牢牢地连结在一起〔如下页图〕,而利提克斯却把它称为∠AOB的正弦,从而使正弦值直接与角挂勾,而使圆O成为附属地位了。
A
到欧拉(Euler)时,才令圆的半径为1,即置角于单位圆之中,从而使三角函数定义为相应的线段B D 与圆半径之比。 0 P 正弦、余弦 C 在△ABC中,a、b、c为角A、B、C的对边,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那么有
称此定理为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是由伊朗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布尔.威发(940-998)首先发现与証明的。中亚细亚人阿尔比鲁尼﹝973-1048﹞(p15)给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作出了一个証明。也有说正弦定理的証明是13世纪的那希尔丁在?论完全四边形?中第一次把三角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进展论述,首次清楚地论証了正弦定理。他还指出,由球面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求得它的三个边,或由三边去求三个角。这是区别球面三角与平面三角的重要标志。至此三角学开场脱离天文学,走上独立开展的道路。
托勒密〔 Claudius Ptolemy 〕的?天文学大成?第一卷 除了一些初级的天文学资料之外,还包括了上面讲的弦表:
它给出一个圆从〔
12〕° 到180°每隔半度的所有圆心
- -可修编.
- ..
角所对的弦的长度。圆的半径被分为60等分,弦长以每一等分为单位,以六十进制制表达。这样,以符号 crda 表示圆心角a所对的弦长,例如 crd 36°= 37p4'55\,意思是:36°圆心角的弦
437等于半径的
60〔或37个小局部〕,加上一个小局部的60553600,从以下图看出, 弦表等价于正弦函数表,因为
ABABcrd2??? sin??OA圓O的直徑120
,再加上一个小局部的
B α α A 公元6世纪初,印度数学家阿耶波多制作了一个第一象限间隔3°45'的正弦表,依照巴比伦人和α 希腊人的习惯,将圆周分为360度,每度为60分,整个圆周为21600份,然后据O 2πr=216000,得出r=3438﹝近似值﹞,然后用勾股定理先算出30°、45°、90°的正弦之后,再用半角公式算出较小角的正弦值,从而获得每隔3°45'的正弦长表;其中用同一单位度量半径和圆周,孕育着最早的弧度制概念。他在计算正弦值的时候,取圆心角所对弧的半弦长,比起希腊人取全弦长更近于现代正弦概
念。印度人还用到正矢和余弦,并给出一些三角函数的近似分 数式。 2.正切、余切
著名的叙利亚天文学、数学家阿尔一巴坦尼﹝850-929﹞于920年左右,制成了自0°到90°相隔1°的余切[cotangent]表。
公元727年,僧一行受唐玄宗之命撰成?大行历?。为了求得全国任何一地方一年中各节气的日影长度 ,一行编出了太阳天顶距和八尺之竿的日影长度对应表, 而太阳天顶距和日影长度的关系即为正切﹝tangent﹞函数 。而巴坦尼编制的是余切函数表, 而太阳高度﹝角﹞和太阳天顶距﹝角﹞互为余角,这样两人的发现实际上是一回事,但巴坦尼比一行要晚近200年。 14世纪中叶,中亚细亚的阿鲁伯﹝1393-1449﹞,原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和数学用表的计算。他的正弦表准确到小数9位。他还制造了30°到45°之间相隔为1',45°到90°的相隔为5'的正切表。
在欧洲,英国数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布拉瓦丁﹝1290?-1349﹞首先把正切、余切引入他的三角计算之中。
3.正割、余割
正割﹝secant﹞及余割﹝cosecant﹞这两个概念由阿布尔
- -可修编.
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