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混凝土工程综述
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种类主要为普通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主要为C10、C25、C20。
混凝土总体施工程序: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混凝土品种、强度等级、部位、数量 → 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 →原材料检验→ 混凝土拌制 →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 留置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养护 →(拆模)→ 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允许偏差检验→ 混凝土施工检验 →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 →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检验→ 混凝土子分部工程验收。
2、混凝土运输和浇筑的通用技术措施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进入垂直运输。
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混凝土由塔吊运输到位,柱混凝土坍落度以45-55mm为宜,梁板混凝土以50-60mm为宜。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在混凝土内掺入粉煤灰;为加快模板周转,混凝土中加入高效早强减水剂。
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输送的能连续工作; 2.现浇混凝土的间歇时间不宜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
3.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措施和防水措施。
4.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予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5.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
1
。
6.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超过2m时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7.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8.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浇筑层的厚度不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9.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时应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
气 温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不高于25℃ 不高于C30 高于C30 210 180 高于25℃ 180 150 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及予埋件;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予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待柱墙混凝土沉实后,再继续浇筑。
箱基底板、剪力墙、柱、梁和厚度大于200mm的板混凝土均采用插入式振
。
2
。
捣捧振捣。厚度小于200mm的楼板混凝土用平板震捣器振捣,用铁插尺控制厚度。混凝土浇筑后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毛,并用尼龙笤帚划出直纹道。
3、混凝土浇筑具体施工方法 3.1基础混凝土浇筑
筏型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沿纵向采用连续浇筑方法,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一个斜坡。这种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泵管的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提高泵送效率,保证及时接缝,避免冷缝的出现。在浇筑混凝土时,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个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振捣棒的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
1.5 R 1.75R
行列式排列
边格式排列
底板混凝土振捣示意
插点排列
。
3
。
3.2柱混凝土浇筑
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柱高在3.0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0m时应采取措施(用导管)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柱箍卡牢。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柱混凝土在与梁板同时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地下室外墙、柱同时浇筑,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浇筑墙体砼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0mm左右,可用尺杆和手把灯抽测控制。移动布料要控制在2m-3m的范围,以便振捣,防止损伤钢筋骨架,防止发生离析。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0m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一般20秒左右)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需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3.3梁板混凝土浇筑
。
4
。
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底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0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在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密实,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要求,混凝土振捣后,再隔20~30分钟,进行第二次复振。对于水平结构混凝土表面,为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应用木抹子搓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用铁滚子压实两遍,防止楼板面出现裂缝。
4、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4.1施工缝的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与板联成整体的大梁,留置在梁底部以下20~30mm处。
4.2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1)墙顶部水平施工缝处理:柱子混凝土浇筑时,高于顶板(梁)底20mm。墙柱模板拆除后,弹出顶板(梁)底线,在墨线上5mm处用云石机切割一道5mm深的水平直缝,将直缝以上的混凝土软弱剔掉露石子,清理干净。
柱底部施工缝的处理:剔除浮浆,并使剔除向下凹2cm,沿柱外尺寸线向内5mm用砂轮切割机切齐保证混凝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