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分析论述题)详答 调查研究,宣传教育,心理咨询辅导,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防治
(1)a、班级心理委员、班干部的谈心活动b、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发展谈话c、院系心理辅导员的心理发展谈话d、学校心理中心的心理咨询e、专科医院的心理诊断f、专科医院的心理治疗
(2)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1)改变认知,提高认识水平2)确定适合自身努力的目标3)正确评价他人,独立不依赖4)学会心理调解,排除不良情绪5)向知心朋友倾述,宣泄不良情绪6)劳逸结合,培养兴趣爱好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1)改善或改变环境2)心理测试、诊断3)心理咨询4)心理治疗
(4)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方法: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会心理分析。正确地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不对自己过分苛求
(5)控制情绪的方法:恰当的宣泄,情绪的转移,情绪升华,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减少心理压力的方法通过量表了解压力及其后果。学会自我放松。控制压力。学会分析矛盾,分解压力。
(6)培养良好心境的方法:培养乐观的情绪;经常记录下自己的收获;不盲目攀比;增强审美情趣;关爱他人;
(7)学会应对挫折⒈正确认识挫折⒉适度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平⒊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用于自我锻炼
5、从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任务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简答或论述题) (一)高校教师的职责(功能)1、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教育功能);2、知识经验的传授者(传授功能);3、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4、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功能);5、有关学科领域的专家(科学家功能);6、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员(医生功能)。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帮助和引导高校教师努力作到;2、运用心理学知识,正确认识自我,促进身心健康;3、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4、运用心理学知识,把握高校教学规律;5、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育人效果;6、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6、分析下列实例,试论述师爱及表现形式 上课铃声刚刚停止,讲授XX学的贾老师提着书包匆匆走进教室。在宣布上课以后,他说:“我今天因为感冒,有些发烧,所以音量可能受影响,请同学们注意听讲。”他象往常一样先是讲评作业:“说实话,你们是我遇到的学习风气最差的班级,有的人写作业是三言两语应付老师,有的人是相互抄袭、欺骗自己。某某来了没有?某某某呢?站起来!你们已经两次没交作业了,知道吗?课下找我一下。本来我就不愿教书,遇到象你们这样的学生,我就更不想教了。”
贾老师正式讲课了,他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他的板书少,语速快,常常有许多学生听不清楚或听不明白,每当这时,贾老师看到一些学生迷惑不解的样子总是问大家:“听明白了吗?懂了吗?”下面都没有回音,于是他又继续讲课。临下课时,他的BP机响了,他赶紧关掉,继续说:“下面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我还是要讲一讲??”
下课铃声响了,贾老师对围着他提问的学生说:“对不起,我有急事。”然后匆匆地离开了教室。
贾老师的问题在于:1)上课应有提前量,以便调整好情绪,不要来的太晚,更不能迟到;2)声明自己有病,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3)开场白的点名批评影响学生的情绪,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4)“本来我就不愿教书,遇到象你们这样的学生,我就更不想教了。”属不良暗示;5)他的板书少,语速快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6)总是问大家:“听明
- 16 -
- 16 -
白了吗?懂了吗?”,倒不如说“我讲清楚了吗?”把责任留给自己;7)BP机(手机)在上课前应当关掉,否则算教学事故;8)“下面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我还是要讲一讲?...”有些多余;9)应给学生提问的时间,不要来也匆匆。走也匆匆。
师爱的表现形式: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对学生既要热情期待又要严格要求。 7、分析下列实例,试论述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实例分析:赵老师是某大学的一位青年女讲师,今天她穿了一套漂亮的吊带裙,脚上穿着一双高级皮拖鞋,显得分外精神。她走进教室,把随身带来的教具放在讲台上,这才发现不少学生正在热烈讨论什么问题,连上课铃声都未注意到。她和蔼地向大家招手示意后便开始讲课:“??”她备课认真,讲得流畅而快速。她偶然注视一下学生,才发现有一些后排的学生又在开小差了。这是她最不愉快的事,便当场点名要求他们收敛。她讲到重点处,习惯地提高了音量,然而竟还有同学说没听清楚,要求重复。她上课的内容很丰富,常常到下课铃响才结束授课,然后布置一些作业。 今天是她教学中最平常的一次,就这次教学活动而论,你认为她在哪些方面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赵老师的问题在于:1)教学中服饰应庄重大方,不应过分艳丽。2)教具在不使用时不应放在显眼处,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3)备课时应找到教学重点,讲课时应先分析大纲,将重点突出。4)语速过快会影响教学效果,应适当放慢。5)课堂上应随时注意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6)当众点名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不利于教学。7)讲授重点时应借助板书,反复强调,引起学生注意。8)结束教学前应作简要总结,强调重点。9)时间上应留有余量,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8、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简答或者论述题)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1)准备阶段:分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需要,确定学生水平。熟悉教学环境,合理设计课程。大方服饰发型,充分精神准备。
2)开始阶段:应该提前到达教室,做好教学准备。采取有效方式,给学生良好第一印象。充分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生需要,鼓励表扬学生。
3)进行阶段:应该分析大纲,突出教学重点。准备丰富案例,激励学生兴趣。合理设计课程,采取多种方式教学。注意学生反应,积极合理应对。
4)结束阶段:简要总结课程,突出重点。布置课外作业,布置预习内容。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问题。留有提前量,激发下次课兴趣。 9、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正负效应(简答或论述题)或:(1)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和道德失范;自我认知的不协调;人际关系的障碍;网络垃圾的影响;网络伦理的失范;网络成瘾;网络犯罪 1)正效应:促进了教育信息的多媒体呈现,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教育网络化发展,构建了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促进了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推动了教育社会化运行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适应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化,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2)负效应:网络团体心理;网络人格;网络情色;网络拼凑抄袭论文;网络成瘾。 10、通过学生心理问题实例分析,试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论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一、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1.遗传因素:神经系统。2.生理因素:身体特征。3.环境因素:自然与社会环境,如社会竞争、求职择业。4.教育因素:家庭、学校与社会,如家庭问题、学习压力。5.主观因素:自我认知、恋爱交友。
二、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3、设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4、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17 -
- 17 -
三、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1.开好心理素质教育课程。2.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课外实践活动。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对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主动干预。4.积极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成长滞后。社会化程度低。2、在新环境的适应上面临着较多的困难。3、交往能力较弱,无法很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学业目标过高,学习方式不当,学业压力越来越大。5、家庭经济困难所导致的自卑。6、异性交往与恋爱问题。7、网络心理障碍。8、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社会人才标准、大学生择业、父母下岗。
- 18 -
- 18 -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全球化(66、69)
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2、高等教育学 (59、64、68)
是适应高等教育需要,立足高等教育而产生的,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3、教学大纲(59、64、68)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由说明、文本、附录三部分组成。 4、教育方针(66、68、71、72)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情所制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概括。 5、学生观(67、68)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是:学生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学生具有主体性、富有创造性;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有着自己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6、人文教育(69、72)
人文教育是旨在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内涵包括: 7、专业设置(69)
是高校为了方便培养人才按学科分类或职业分工设置各种专业的活动。 8、教学评价(69、71)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9、通识教育(67)
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即大学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培训,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是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艺术等基础知识的教育。 10、学科(66、72)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基本内涵是:教学科目、学问的分支、学界或学术组织。 11、课程(67、71)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12、高等教育体制结构(66)
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是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举办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它反映了高等教育行政主体、办学主体和运营主体之间的关系。 13、高等教育的功能(59、64)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学习、研究、实践)、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实现个人价值。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14、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59、64)
它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
- 19 -
- 19 -
控制的过程。 15专业(71)
专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的专业是指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教育实体。 16、高等教育结构(72)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简答题 1、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涵(67、69)
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为:1)培养专门人才;2)发展科学技术;3)开展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1 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2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2、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59、64、67、68、69、71、72)(与《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不同,切勿背混!)
1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 2科学研究的能力; 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 5教育指导能力; 6终身学习能力。
3、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59、64、69)
1)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道德品质和美的情操的高度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多维度的,不仅包括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潜质和一切兴趣爱好的发展。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的教育目的,也是当代教育所要追求的完美状态。 4、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59、64、68)(与《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教师角色概念类似,切勿背混!)
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 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 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关系(联系与区别)(67、71、72)
教育目的是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
1)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主要区别在于:培养目标是可测量的,而教育目的是不可测量的;教育目的是向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教育对象提出来的;教育目的有终极含义,更加抽象;而培养目标则更倾向于阶段性,更具体。
2)二者的联系在于:在教学实践中,随着一个个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逐步地达到了教育目的,二者彼此相关但不能取代。
6、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69、72)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20 -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