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讲 核心考点·全突破
(2024·全国Ⅰ卷)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2)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思维导引】
【尝试作答】 (1) A (2) A
1.读懂2个示意图: (1)河谷的发育过程。
- 1 -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图:
2.掌握1个核心点——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特点比较:
地貌 分布 山前 冲积 (山 扇 口处) 带的物质堆积 凹岸侵蚀,凸岸堆河流 积→水下堆积体→冲积 中下 河漫滩→河流改平原 游 道,河漫滩被废弃→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流速急剧变慢,携缘地势逐渐降低,堆 道变宽,地势变缓,形,冲积扇顶端到边成因 河流流出山谷,水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图示 - 2 -
多呈三角形,河网稠入海处河道宽、坡密,河道由分汊顶点三角 洲 河口 度缓、流速慢;加上向海洋方向呈放射地区 海潮顶托作用,泥状;地势平坦,土壤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肥沃 3.化解1处疑难处——河流侵蚀岸(陡坡岸)与堆积岸(缓坡岸)的判别方法: (1)河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
(2)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3)根据聚落和港口分布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
堆积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侵蚀岸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反推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分布。
(2024·湖北七校联考)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多次洪水不断堆积形成的,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携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沿河分布的长堤。读天然堤示意图。回答1、2题。
1.推断河流的哪个部位更易发育天然堤 ( ) A.凸岸 C.出山口
B.凹岸
D.入海口
2.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细
- 3 -
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陡,外侧缓 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 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据材料可知,天然堤是因河水溢出河道而形成。河流凸岸在河流洪水期流速要慢于河流凹岸,洪水在凹岸更容易溢出河道,进而在凹岸附近泥沙大量沉积,河流的凹岸天然堤发育较好。河流出山口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入海口会形成河口三角洲。第2题,天然堤沉积物的外侧受河床摩擦力和颗粒重力作用影响,越靠近河床流速慢,颗粒物大的先沉积;距河床越近河流流速越快,因此朝向河床的一坡较陡,而背向河床的一坡较缓;在天然堤水平方向上受河流流速影响,越往下游,河流流速越慢,颗粒物越来越细,因此同层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天然堤垂直方向上沉积物主要受重力分选,从而使得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
4.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 ) 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 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D.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
5.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 A.①
( ) D.④
- 4 -
B.② C.③
【解析】3选C,4选A,5选B。第3题,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在发育的过程中,是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是乙河袭夺甲河,D错。第4题,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对。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水量减少、泥沙堆积加重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水量小,河道变窄,C错。地转偏向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第5题,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即原来河道宽大,被袭夺后,水量减小,河道变窄。图中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的河段②,是河流被袭夺后留下的河段,B对。 【加固训练】
(2024·佛山模拟)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为1988~2014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两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段河道变宽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 A.1989~1991年 C.2007~2009年
B.1995~2000年 D.2011~2013年
(2)该河段河道宽窄的变化,说明了 ( ) A.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 B.该河段河流落差大
C.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 D.该河段河流含沙量与流量变化大
(3)2001年前后,河道宽度变化的幅度有显著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上游流域降水年变率小 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