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 但是在轰轰烈烈的“课改”中,英语教学仍面临着一场“质量”的考验。在教学中,我们每位教师都会碰到少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英语难学”一直困扰着许多学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的甚至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因此,转化后进生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何提高教学成绩,我根据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这样几个问题及对策。 问题1:过分迁就,不断降低目标要求。
由于学生基础差,教师往往因畏难而降低要求,减免课业要求,认为降低要求之后,学生易于达到要求,可能愿意学,其实适得其反。因为外语教学最忌迁就。 问题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的不同,导致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一个群体。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无疑是无视个体差异,造成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 问题3:后进生学习情绪不稳定,出现反复。
基础差的学生往往内向,不善言表,谈话吐字不清,学习方法及态度上存在障碍,感情脆弱,对老师带有试探性,缺乏信任感。在教学过程中,基础差的学生在教师的热情鼓励及耐心帮助下,会重新鼓起勇气,投入英语学习。他们会学得很用功,很辛苦。如能取得一定进步,表现在考试分数有所提高,他们会信心大增,坚持下去。但是,一旦
考试成绩屡次无任何进展或感情稍遇挫折,就又会返回老路、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根本不是学英语的料。
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
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是让全体学生都发展,这就是说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当然也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了。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后进生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愿意学习他们所喜爱的老师所教的科目。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因而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也愿意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很显 然是爱屋及乌的体现,即“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老师一味地批评、挖苦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导致对其所教学科的厌烦,他们就不愿意学。而反之则不然。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遵循两个原则: 1、鼓励性原则。仔细观察,因势利导,对后进生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成功,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使他们从教师的赞扬中得到鼓励,感到自己的潜力很大,从而燃起学习的兴趣。要注意千万不要伤其自尊心。
2、感化性原则。是指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教师要对后进生以饱满情怀和真挚的关心,甚至是偏爱去影响感化后进生,以求得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建立融洽的“合作型”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后“信其道”。
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有兴趣就能高高兴兴地去学,是“我要学”,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自觉钻研,加以克服。如学生无兴趣,便无动力和求知欲望,那么英语是学不好的。因此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
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三、运用心理效应
美国的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在其心理学专著中提出,如果为教师提供虚构的关于他的学生平时的言行或学习中的表现都显示出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以致这些学生真的在学习成绩上开始大幅度提高。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也常常体现这种效应。教师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或偶然因素,给每个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和不同的期望,被期望高的学生
产生较大的进步,而被期望较小的,或者不被老师重视的学生,则进步缓慢,甚至产生抵触、失望、厌烦情绪。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
对每个学生做出恰当的、高于现实的期望,能激励被期望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从而奋发向上,不断进步。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如果我们注意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的运用,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显示出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如果我们想找后进生谈话,我们可以说“我相信你完全能学好英语,你的英语成绩一定会赶上来,我们一起合作,好吗”等词语。教师的这种期望,使他们的思想上充满了“我要学好英语,一定要学好”的自信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实际起作用的活跃状态,他们为了使教师期望变为现实,从而激发起一股不可遏制的学习内驱力,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自然也就会上来了。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这正好是后进生所缺少的。要想让后进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如对后进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内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后认真复习,先看书后练习,多讲英语,多听录音,培养语感等。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1、消除紧张心理。有些后进生有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语标对比,于是必然发现两种语言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就以为英语的确难学,从而产生神秘感和恐惧感。此时教师要及时讲明英语语言的特点,阐明中英文两种语言间存在的差异,并鼓励学生多模仿、多实践,从而减轻焦虑,消除紧张心理,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21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先天禀赋差异并不大,人们素质的高低,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的。因此,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都有学好英语的能力。能力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已经达到的熟练程度。二是指潜在的能力,即尚未表现出来的开启心理能量即是潜能。因此我们教师要交给这些学生开启这种潜能的钥匙,这时潜能就会转化为学习英语的能力。
总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后进生的教育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也是艰苦的,这是我们理应做好的工作。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教育,除了抓好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外,还要抓好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转化。只要我们有信心、耐心、恒心,将后进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我相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