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结合实例说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信息特征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对信息技术应用实例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2)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
(3)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信息的特征
·信息技术对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建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难点
·信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概念
第三部分: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教学的组织策略——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设计传递策略
——选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选择教学方法
第1课:信息及其特性——教学策略·抽象的概念需要再现抽象过程。·需要大脑高度思维
·主要策略:设问。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思维。1.信息从哪里来
从这个问题出发,可以引发和促进学生对信息概念的思考。 师:信息从哪里来?
生:“信息从网上来”“信息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来”等等。
师:报纸、广播、电视的信息又从哪里来? 生:记者采访的,写的,拍的。 师:记者的信息从哪里来?
生:从生活中来,从人们身边来。
师:从生活和人们身边的什么地方来?举例说明。
生:比如战争就可以带来许多信息——开战的原因、参战的对象、伤亡情况等等;比如教室的墙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信息——白色的(大多数情况下),材质比较坚硬,表面比较平等。
这时,学生会列举出许多的例子:上课中有信息,打球、唱歌中产生着信息,教室的桌、椅、黑板都包含着信息,人脑也会产生许多信息,……。
总结学生列举的例子,可以发现信息来自两个方面:
(1)战争、打球、唱歌、上课等都是“事”,所以,信息来自各种事件,任何事件都产生着信息。
(2)墙、桌、椅、黑板等都是“物”,所以,信息来自各种物体,任何物体都产生着信息。
进一步思考可以得出,产生信息的事物既可以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也可以是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如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1:信息源自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产生着信息。2.信息是什么
从第1个问题中得出,信息来源于任何事和物。那么,信息是事物的什么呢?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图1是一个纸杯的图片,假设我手中握着这样一个纸杯,那么,这个纸杯会产生——纸质的、有花纹、可以盛水、状如圆台等信息;如果把这个纸杯剪开去掉杯底,变成图2的样子,这时它还是一个纸杯吗?还能盛水、形状还是圆台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时它产生的信息是——纸质的、状如扇环等;进一步把图2所示的纸质扇环撕成碎片,变成图3的样子,产生的信息又将发生变化。随着事物状态的变化,它所产生的信息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可以得出
结论2:信息是事物运动的某一状态的显示。
此外,如果把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抛向人群,运动着的杯子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信息?人们还会关注这只杯子是纸质的?上面的花纹是什么吗?显然,这时人们更关注的是杯子的运动方式!同一个物体运动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信息也不同,当我们让一个杯子做圆周运动的时候,它将给我们带来另外的信息。这样,可以得出
结论3: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方式的显示。综合结论1,2,3,可以得出
结论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变化方式的显示。
信息是由任何事物所产生的。但是,如果不被人、动物、植物等主体所感知,那它也就毫无价值和意义可言了。银河系外的太空一定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但人类目前还无法感知到它们,所以,就目前而言它们对人类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信息的定义为
结论5:信息是主体感知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变化方式。3.信息没有形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信息是主体感知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变化方式,那么,信息长什么样?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
信息源于事物,但又不是事物本身,它从事物中产生,被主体所感知后就脱离了事物本身,例如,杯子是物,但“杯子呈圆台状”这条信息既不是事也不是物,所以信息是没有形状的。
我们看到或摸到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事物所产生的信息,从事物中感知到了事物所产生的一系列信息,所以,信息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
第四部分:设计评价策略
这节课看学生是不是真正理解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特征,需要通过作业来反映,以下是我设计的评价策略:
选择一种工具软件(如WORD,PPT,网页或其它)以“信息及其特性”为主题,完成以下问题:
(a)个人简介;
(b)用你自己的语言谈谈你个人对信息概念的理解;
(c)你对信息的无处不在一定深有感触,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感受最深刻的某个信息特性。
(d)写写你对北大附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