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试题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试题,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试题 一、认真思考,准能填好。

1. 变换图形的位置可以有( )、( )等方法;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可以改变图形的( )而不改变它的( )。

2.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在我们学习认识过的平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还有( )。

3.将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 )倍。 4.下图中,将图中A平移到图B位置。需要将图A向( )平移( )格。 5.一个30

。的角,将它的一条边旋转( )。可得到一个直角。 6.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7.按规律填出第5个图案: ( ) 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 1.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 )

2.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

第1页/共4页

3.把一个图按1:3的比缩小后,周长会比原来缩小3倍,面积会比原来缩小6倍。( )

4.下图中,小鱼向右平移了3格。( ) 三、反复权衡,慎重选择。

1.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5cm,增加的面积( )cm2。 ①等于25 ②大于25 ③小于25 ④无法确定

3.下列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没有用到平移或旋转的是( )。

①三角形 ②长方形 ③圆 ④平行四边形

4.下列各组图形,只通过平移或旋转,不能形成长方形的是( )。

5.通过( ),可以将图A变换成图B。 A B

① 平移 ②旋转

6.下面4幅图中,图框( )是下图按比例缩小的。

7.将一个周长12cm的正方形变换成面积为36cm2的正方形。实际是按( )的比放大的。 ①1:3 ②2:1 ③3:1 ④4:1 四、动手动脑,认真操作。

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再将画好的完整图形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1格。

第2页/共4页

图中圆的圆心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O点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是( )。将圆按3:1的比放大,并以O点为圆心画出放大后的圆。原来圆的面积和放大后圆面积的比是( )。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请将图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第3页/共4页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以上就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试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4页/共4页

9ahmr84pvy38gut0xsx29kcek7hlwh013z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