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雷电基本知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半值时间(T2)雷电流由幅值10%上升到峰值,并逐淅下降到幅值50%(即100KA的50%为50kA)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IEC规定了首次雷击的参数值为350μs,后继雷击为100μs。

可以用T1/T2来表示波形,如10/350μs代表首次雷击波形,0.25/100μs代表后继雷击波形。在过电压保护试验时还常用8/20μs,1.2/50μs等波形。

雷电波随时间的变化率di/dt是一个非常关健的物理量,一般取幅值10%-90%所需时间(即T1)与雷电流变化比为平均陡度即:I/T1。

通过计算公式:

Qs=(1/0.7)×I×T2

W/R= 1 or 2 × (1/0.7)×I2×T2

将首次雷击的I值和T2值代入上式,可以得出表1所列出的不同保护级别的电荷量(Qs)和单位能量(W/R)。了解雷电流参数和波形的意义在于:

1.只要正确的遵循防雷技术标准的各个环节,就可以大大减少雷电灾害。在IEC标准中称:如果按第一类防雷设计(防200kA以下的雷电),防雷系统的效率可达98%。第二类防雷设计(防150kA以下的雷电)防雷系统的效率可达95%。第三类则为90%。

2.如果建筑物遭受的雷击超过了设计的等级,雷电灾害有可能发生,但只要设计人员是按标准设计的,因此不承担设计责任。

3.当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防雷产品的管理很不规范。在缺乏标准和严格的检验制度时,有些产品通过组织专家鉴定会,行政部门推荐,甚至挤进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办法进行商业竞争。如哄动一时的“消雷器”近期在接受电力部科教局组织的模拟雷击冲击试验后发现针表面出现局部裂口或小块脱落现象和专家们早已指出的其材质无法承受雷电流单位能量(10MJ/Ω,5.6MJ/Ω或2.5MJ/Ω)是一致的。反之一些生产厂商主动与国际标准接轨,按雷电流参数进行设计便能生产出优质的防雷产品。因此,了解雷电流参数和波形有利于鉴别防雷产品的优劣。

4.雷电波参数和波形是现代防雷设计中经常要使用的数据。

9adnp1il9y6d7jn4l22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