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集中分销、优化配送、快捷环保、信息技术和网络体系完整的城市商贸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用现代物流新技术,整合、提升传统商贸流通市场,推动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七)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条件,各级政府和物流企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对物流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做好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货运物流网、车辆信息网、商贸流通网互联互通,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公路、水路、铁路、航空、邮政等运输与服务方式信息网络,构筑行业物流信息网,并逐步实现行业之间信息联网。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丰富网上信息资源,确保信息量。行业、企业信息系统要逐步与银行、保险、税务、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系统联网,尽快建成全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八)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加强物流技术标准能力建设,研究制定有关标准。充分发挥企业在制定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标准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力量,加快制定、修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建立能源计量中心等物流服务类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与质检体系。对国家和省已出台的标准,加快推广步伐,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以物流的标准化促进物流的现代化。
第 16 页
(九)加强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和应用。改革传统的货物散装运输方式,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积极采用托盘装载运输方式。支持物流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开展新型专业物流装备的研发、新型物流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支持物流科技企业利用系统软件技术对物流设备进行集成,提升物流系统操作的现代化水平。物流企业应积极采用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条码、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等先进适用信息技术,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装备要向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集装箱车、重型载货汽车、大吨位厢式货车、节能环保货车。推广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回程配载运输等组织方式,提高实载率,降低物流成本。
(十)抓紧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英才职业学院、青岛职业学院、山东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物流工程和管理专科、本科教育,积极培养物流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建立多层次的现代物流人才梯队。加强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推广物流从业人员各类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第 17 页
四、重点工程
(一)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依托重点港口和铁路、公路网络及货运场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在重点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附近,建设22个铁路战略装车点,20个甩挂运输及集装箱中转站,20个临港、空港联运转运中心,重点解决陆路港重点枢纽、物流园区和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问题,提高物流效率。
(二)物流园区(中心)工程。按照全省物流区域划分,在国家级、省级、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附近,有选择性地建设30个重点集储存、货运、加工、商贸、货代、信息与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在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规划建设10个邮政、航空等特色物流园区;在产业聚集区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煤炭、建材、冶金、石化、汽车和零部件、医药、农副产品等行业物流中心,在县级交通枢纽城市建立28个物流配送中心,重点乡镇结合涉农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建立300个物流配送站点,形成全省统筹规划、城乡结合的省、市、县、乡镇四级物流运营网络。
(三)城市配送工程。以济南、青岛为核心,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城市发展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产业聚集,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节约土地占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工程项目,大力推广银座超市、金德利早餐等连锁经营模式,建立综合配套的早餐、食品、食盐、蔬菜、医药等生活日用品及成品钢筋配送、
第 18 页
电子网上购物配送等城市配送工程,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30个蔬菜、食品、药品、家电等城市配送中心,支持网上购物配送服务,推动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四)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加快煤炭、油气物流通道建设,形成若干个煤电路港一体化工程,完善煤炭和油气物流系统,提高煤电油运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促进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发展,今后3年将选择3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搞好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结合“万村千乡”工程,充分发挥邮政、供销和品牌流通龙头力量的带动作用,推动家电下乡工程,有选择地建设5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以信息化为重点的标准化改造。
(五)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重点鼓励制造业物流流程再造和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要的,为钢铁、煤炭、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服务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推广海尔物流一体化管理、潍柴动力供应商管理库存、青岛啤酒“主辅分离”物流外包、高密天药业依靠邮政物流网络配送产品等30个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扶持建立50个省级重点企业物流管理中心,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第 19 页
(六)物流标准化和物流新技术工程。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利用软件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托盘标准化、社会化运作。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加强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等物流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实施物流标准化工程,选择20家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开展托盘等物流标准化和物流新技术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七)物流信息化建设工程。我省物流信息化建设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建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信息平台。整合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信息,建立运输信息、货运跟踪、服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为社会现代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建立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查询、发布及网上交易、电子报税、报检等物流信息服务,汇集有效的车源、货源、仓储、交易等信息,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三是建立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扶持电子口岸、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网上购物电子平台系统建设,推进物流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连接政府服务、综合运输及公共物流信息相结合的信息化系统。
(八)应急物流工程。建立应急生产、流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紧急调用。建立多层次的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保证应急调控的需要。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支持平台建设,
第 20 页